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广州珠江公园(南国绿明珠——广州珠江公园植物造景分析(一))

广州珠江公园
(图源:黄镇茂)

珠江公园概况

 建成于1999年的广州珠江公园是广州新城重点建设的三个公园之一,因2001年举办了第四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而声名鹊起。
 公园总面积为28 h㎡,周边多为现代化超高层商业和住宅建筑,因此公园的建设风格亦符合现代化特点。珠江公园还是一个集观赏、游憩、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生态主题公园。园内绿草如茵,雕塑奇石点缀其间,溪水穿桥绕径,南国花木迎江风而动,花香伴着清风扑面而来。
珠江公园南门(图源:周楚洁)

珠江公园快绿湖
(图源:广州城市公园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组)

珠江公园总体布局

珠江公园景观分区图(图源:刘爽)

总体布局上,珠江公园没有明显的空间轴线,而是以环形的园路来布局园区空间序列,通过园路连接各个景点。其园中园的空间布局体现出传统园林独有的特点。
公园结合岭南地区的乡土植物,以植物科属和植物景观特色为依据,将植物景区划分为风景林区、阴生植物区、湖滨区、棕榈园、木兰园、桂花园、百花园、姜园、水生植物区、藤本园等园区。全园景观简洁大气,与周边现代化建筑风格协调统一,既满足了社区公园的功能需求,又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生态与文化结合的内涵。

珠江公园植物造景特点

珠江公园是以植物造景为主,突出植物生态景观的自然山水园林式公园。公园每个园区既有一类主体植物形成一个独特的景观,又与全园整体的植物造景风格相协调,使全园景观更加完整、和谐、有序。
公园的植物景观为适应时代和人群的审美需求,结合岭南地区的乡土植物,依据植物生态习性,模拟自然群落进行植物群体配置,形成了自然生态的南国植物景观。
珠江公园中下层植物景观
(图源:广州城市公园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组)

植物造景的空间特点

珠江公园不同园区有不同的植物空间特点,总体植物配置东密西疏,东边多以乔木和大灌木配置形成覆盖空间,置身其中犹如进入茂密森林;西边则种植大量地被花卉及花灌木,给人视野开阔、置身花海的感觉。

东边
棕榈园乔木层以棕榈类植物为主,共拥有棕榈科植物33种。由于棕榈科高大植物多垂直挺拔,在造景观时易构成竖向空间,置身其中可感受到南国风情,仿佛漫步于热带椰林风光中。
棕榈园乔木层
(图源:广州城市公园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组)

大王椰子形成的林下树荫休憩空间
(图源:广州城市公园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组)

风景林区建设在园内最高的人工山地上,以常绿阔叶乔木为主体,形成密林景观,远望一片翠绿青葱,林中有小溪流水、大树粗藤、百草繁生,让人仿佛置身于自然森林之中。
风景林区
(图源:广州城市公园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组)

西边
桂花园区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各类桂花品种,四季飘香。加之设有游廊“蟾光桂影”、“襟香馆”、“月韵”等景点,游人多在林下席地而坐,或在廊亭品茶休息,享受桂花的阵阵幽香。
桂花园区(图源:珠江公园公众号)

百花园区将常见的园林花木按照不同种类群体栽植,既有观赏意义,又有科普价值。如丛植黄槐形成几乎四季黄花绽放的景观效果;丛植腊肠树,可让人观赏到夏初的满树黄花和秋冬如腊肠般的果实;丛植的大叶紫薇在夏秋时节满树蓝紫,引人入胜……该区景色四季不同,四季有花,百花竞放,是游人必赏之处。
百花园区的紫薇
(图源:广州城市公园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组)

植物景观的文化特点

中国园林艺术的景题即是意向主题的诗文表达,起到拓展画面意境的作用。
珠江公园蟾宫桂影园内有一副对联:“绿云送爽入冰帘,金淫浮香筛曰影。”横批为“蟾宫桂影”。上联赞桂花树的绿和桂花香沁人心脾,下联赞桂花的色、香及其姿态之美,横批把桂花与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联系起来,赞叹桂花之美。
木兰园、姜园等专类园则是大量种植芳香植物,满足人们对“香”文化的喜爱。
姜园专类园区(图源:黄镇茂)

落羽杉20世纪初引入我国,70年代在广东省有较大规模发展,在珠三角水乡常作为农田防护林沿着水渠河网种植,是岭南水乡风光的又一代表植物。珠江公园的落羽杉沿水岸成片栽植,秋冬时节一片锈红,是岭南地区难得一见的秋色景象。环湖还种植了许多水生草本植物,充分表现了岭南水乡生态文化特色。
快绿湖边丛植落羽杉景象(图源:谢钧婷)

快绿湖水生植物景观(图源:周楚洁)

海外文化对植物造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园林植物的引种和植物景观的模拟方面。珠江公园引进大量棕榈科植物,便是模拟富有南国风情的热带风光。规则式种植、整形修剪及艳丽的花带、花境、疏林缓坡草地等海外植物景观设计手法也融入了珠江公园植物造景中,表现出岭南园林开放、多元、兼容的造景特色。
珠江公园南门入口植物景观(图源:张文祎)

植物景观结构和层次

珠江公园在植物配置上特别注重复层植物景观的应用,常由多种植物组成,创造具有层次感的植物竖向空间结构。主要形式有“乔木—草花式”、“灌丛式”和“疏林草地式”。
“乔木—草花式”即上层为单一种或单一类树种,下层用群植草花,或运用几种观赏植物组成花坛式景观。
乔木—草花式(图源:网络)

“灌丛式”模仿多种灌木植物组成的稳定性群落形式的自然式景观,这种形式配置于游道旁或小片乔木林旁,极具特色。
灌丛式(图源:网络)

“疏林草地式”以成片草地为主,显现出宽阔自然的草地景观。
疏林草地式
(图源:广州城市公园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组)

在进行植物竖向空间设计的基础之上,公园还常运用丰富的植物色彩配置来吸引游人目光,增加植物的景观层次。配置方式主要有单一色彩和多色彩组合两种形式,如在绿色的草地中带状种植深红色的变叶木,或在疏林草地中栽种一片红黄相间的美人蕉。
色彩明亮的变叶木与灰绿色的蒲葵(图源:网络)

植物品种的地域性和组成群落的生态性

珠江公园植物造景注重地形变化和各功能区之间生态环境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形成了一个较稳定的生态系统。如风景林区山上选择生长茂盛的本地树种,林中配以水溪,山石形成瀑布落入湖中,是城市CBD中一处难得的自然生态景观。
珠江公园风景林区山石流水
(图源:广州城市公园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组)

阴生植物区将阴与湿、室内与室外统一设计,室内阴凉,山石溪涧蜿蜒曲折,植物因地制宜地种植在水中、水边、石缝、石壁中。室内的水溪流出室外形成露天溪流,室外溪边的植物选择岭南地区喜湿润植物、喜光的水生植物,溪边坡地的林下种植了多种耐阴耐湿的植物,这种科学自然的配置形式,也体现了公园生态环境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珠江公园阴生植物区(图源:网络)

参考文献
[1] 麦柔惜. 广州珠江公园植物造景特色美学浅析[J]. 江西建材. 2017(14): 189-190.
[2] 韩付家,周鹏,翁殊斐. 广州珠江公园植物景观空间分析[J]. 广东园林. 2014(1): 56-59.
[3] 陈凌锋. 广州珠江公园与云台花园的植物景观对比分析[J]. 美与时代·城市. 2017(7): 68-69.
[4] 邱巧玲,刘爽,程晓山. 广州植物专题公园植物造景特色分析——以广州兰圃、晓港公园和珠江公园为例[J]. 中国园林. 2018.

往期相关文章链接:
流花湖公园典型节点植物造景分析绿荫繁花掩映间
广州公园里的“四君子”
“羊城八景”中的公园植物景观

 文 | 黄镇茂 叶馨心
编辑 | 陈丽颖

花语岭南
< LNYLZWJZ >

广州珠江公园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