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母婴学堂

王蓬/黄河古渡越天险


点击关注 | 文学依然神圣
作家专栏栏
1-黄河源牛头碑
编者按:日前,陕西作家王蓬历时三十年寻叩古道, 完成《从长安到罗马》《从长安到拉萨》《从长安到川滇》丝路系列作品,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三部六本力作,共1644页, 182万字。这套丝路系列作品是陕西省委宣传部推出的重大文化精品项目。一经出版便被新华社、人民网、华夏经纬网、文化艺术网、中国图书网、陕西传媒网、中国甘肃网等多家媒体重头推出,仅新华网浏览量近50万。《中华读书报》也刊发书评,引发读者广泛关注,为让读者感受到三条历史悠久的古道百科全书式的独特景观,欣赏到古道沿途引人入胜的风俗长卷,和“一带一路”新丝路日新月异的壮阔变迁。浅海文苑将以每周一篇刊出,以飨读者。
黄河古渡越天险
文/王蓬

丝绸之路离开汉唐古都长安,一路西行,无论是走北线,即经咸阳、宝鸡、陇县,越六盘山至甘肃靖远;还是中线,也叫陇关道,即经陇县西行至秦安到兰州;还是南线,即沿渭水、经天水、临洮,经西宁、穿扁都口进入河西。除这三条之外,还有明清才兴旺的新路,即今日西安至兰州的312国道。但无论从哪条线走,也无论古今,行旅都要面临一个避绕不开的问题: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的黄河如巨龙横在眼前,中国地形由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到东南沿海, 西高东低,所以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长江、黄河也莫不一江春水向东流,隔断的是南北交通。但偏偏黄河从兰州到银川却是由南朝北流淌,隔断的是东西交通。黄河也就成为隔断青藏高原,河西走廊与西域新疆的一道天险。到了兰州,若要继续西行,无论去西宁还是去新疆都必须先渡黄河。现在当然不成问题,仅在兰州越渡黄河的铁路、公路桥梁就有四、五座之多。几乎沒有人把渡黄河看成一个问题。
2-黄河景泰绿洲
但是古代呢?我在踏访丝绸之路时,曾多次思考过《史记》上的记载:元狩二年(公元前121),春、夏两次以冠军侯去病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大破匈奴,使千里河西归汉。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史学界并无争议,但霍去病从哪过的黄河却让人生疑,万人万骑要过黄河,当然过桥最为便捷。但黄河有桥的最早记载见《许氏方域考证》,说西秦(公元405—418)曾在黄河造过“飞桥”,地址是在古临津关,只说“桥高五丈,三年乃就”。那也是距霍去病过黄河600多年后的事情。从桥上过黄河当时绝无可能。那么乘船呢?,黄河上游人烟稀少,何况从先秦始黄河以西便是游牧民族的天下, 氐羌、吐蕃、土谷浑、匈奴都先后占据黄河以西的广大地盘,秦王朝的西部边界只在今甘肃临洮。黄河以西在古人眼中便属西域。“西域”最早出现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称 “骠骑将军率师攻匈奴西域王浑邪。” 只是随着汉开河西,“设四郡、据两关”; 唐拓疆土,設安西四镇,李白诞生的碎叶镇,已是今日疆界千里之外的吉尔吉斯的托克玛克;直到清乾隆时期,随着对新疆准噶尔政权及大小和卓叛乱的平定,疆域直追汉唐。清代《西域图志》才赫然标明“其地在肃州嘉峪关外,东南接肃州,东北至喀尔喀(蒙古),西接葱岭,北抵俄罗斯,南接番藏(青海、西藏),轮广二万余里”。即指今天新疆包括被帝俄强行割去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五十一万平方公里。这应该是汉唐以来,西域历尽沧桑,在国人心目中定型的“西域”概念。但这是后来的事情。
3-黄河古渡沿用至今的羊皮筏子
问题再回到霍去病的征战大军从哪过黄河的事上,既然当初中原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以黄河为界,黄河天险也正好成为保护农耕的屏障,設立有专门渡船的渡口可能即便有,过河也只可能是就地取材,采用羊皮筏子,事实在黄河上游,羊皮筏子沿用至今。但绝不可能有那么多船供霍去病的征战大军渡河。况史书记载:“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加之武器、粮草、供养,采用羊皮筏子也来不及呀!
联想1936年10月由红四方面军组成的西路军21800多人,在徐向前、陈昌浩领导下西渡黄河,当年渡河西征失败,幸存的将领程世才和李天焕,写过一本报告文学《气壮山河》讲西路军是利用十六只渡船,在甘肃靖远虎豹口古渡过的黄河。全军仅是渡河就用了五天五夜。霍去病却“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焉支山在今天河西走廓山丹境内,距黄河有千里之遥。西路军21800多人,渡河就用了五天五夜,霍去病万人万骑即使有船,渡河时间也不会少于西路军的五天五夜,还谈何“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
3-黄河第一桥
我又想那霍去病是否利用黄河结冰,直接踏冰而过呢?北宋时,金人鉄骑便多次利用黄河结冰南下刧掠,但《史记》却明确记载:霍去病是元狩二年春、夏两次将万骑出陇西的,春秋时节,黄河怎么会结冰?也就无法踏冰而过。霍去病究竟如何西渡黄河?成为困扰我的一个问题。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千古绝唱表明,没有哪条河流与华夏民族的关系如此密切。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43 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仅次于长江的河流,它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成“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水利专家黄万里曾精确计算,认为黄河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 虽然携带了大量的泥沙,但为下游冲积出一块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平原,相当于两个浙江省, 这对于一个人口众多, 可耕面积有限的国家和民族来讲, 是天赐福份。
4唐.蒲津渡遗址
另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黃河是华夏民族最主要的发祥地之一。炎黄二帝和夏、商、周三代都在黄河流域萌生、发展、繁荣,古代先民创造的所有文明都与黄河相关。在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中,黄河起过举足轻重作用,和无与伦比的影响,黄河流域也当之无愧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搖篮。作为一条曾经承载过华夏民族萌生、发展、兴旺的大河,古往今来,大量有关黄河、黄河古渡、黄河儿女、黄河歌謠多不胜数,为我们记录了黄河的兴衰,黄河的荣誉和骄傲,自然,也难免有无法忘怀的伤痛。比如抗战时节,这个古老的民族采用古老的谋略:“壮土断腕”“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水代兵,以数百万民众丧失家园的代价,在黄河花园囗决堤,愤怒的黄河一泻千里,有效阻止了日军进攻,使日冦终其八年也没能进入潼关,黃河哺育的华夏民族最终取得胜利。
说不尽的黄河留给我们无尽的未解之谜。仅是一个霍去病究竟如何西渡黄河?便让我在十多年中,二十多次的西行中思量不己。甚至关心起所有的黄河古渡。
6-作者探访玛多黄河源头
在黄河中游,黄河激流冲涮拍打着秦晋交界的晋陕峡谷,黄河捎公在惊涛骇浪中,隐掌船舵,他们坦胸赤膀从胸腔深处吼出的号子,昂扬苍凉,响彻黄河九曲十八湾的河道,也自古就吸引着秦晋交好,吸引着黄河两岸儿女的友好往来。黄河割断两岸,渡口却让天险変为通途。黄河从上流到下流,相继有风陵渡、大禹渡和茅津渡三大著名渡口。自古到今,便是山西、陕西、与河南的往来要地和客商码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甚至,中国东西部分界便由此划分。中华大地,自汉唐拓疆,东西延绵万里,自然就有东西南北的方位区划。若按地形划分,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衔接处,即陕豫交界的风陵渡以西,含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重庆、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等广大地域。风陵渡位于黄河从北到南,继而从西折东的转折处,正好成为地理连接点。
自然,早在秦汉时期,中原王朝的地理版图还囿于黄河以东。
7-临津古渡存留的烽火台
所以,当年霍去病西渡黄河只能是黄河的上游,青海、甘肃、宁夏境内的某一个渡囗。从青藏高原上奔腾而来的黄河究竟诞生过多少渡口?典藉方志中记载的注定不可能是全部。不仅如此,对黄河渡口的关注还引发了我对黄河源头的兴趣。
从近年《中国国家地理》得知黄河源头的情况发生很大变化,不容乐观。黄河源为扎曲、约古宗列曲、卡日曲三条小溪组成最初的源头。曲在藏语中就是溪水河流。扎曲水量最小,一年多半时间干涸;卡日曲以五个泉眼开始,最长流域面积也最大,从不干涸,被科学家认定是黄河的正源;约古宗列曲仅有一个泉眼,但水还不断。这三条小溪最初汇聚于一个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的圆形盆地,形成100多个大大小小水坑和水塘,灿若繁星,故被称为星宿海,也被用来表示黄河源头地区。由于无人类开发惊扰,灌木成片,牧草茂密,鱼类繁多,水鸟成群,草滩上还有黄羊、野驴出现。
8-兰州明代镇远桥铁柱
黄河上游最大的湖泊是扎陵湖与鄂陵湖,位于青海高原玛多县境西侧。鄂陵湖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21.6公里。面积526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294米,水深平均8.9米,蓄水量46亿立方米。扎陵湖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21.6公里,面积52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9米,蓄水量达46.7亿立方米。鄂陵湖与扎陵湖由一天然堤相隔,被称为姐妹湖。
毕竟,百闻不如一见,我曾六次去青海,三次去甘南,两次探访黄河源头地区。打开青海省地图就能清楚看到黄河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发源,在上游星宿海汇流成河,又于玛多县境扎陵湖、鄂陵湖汇成湖泊,积蓄了最初的力量向东南方向一路奔腾而下,迎接它的第一座县城便是玛多。藏语译意为黄河沿。从文成公主进藏至今一直沿用至今,这是唐蕃古道上重要的渡口。据介绍早年采取冬季踏冰过河,踩列石,即河中排列一步可跨越的巨石,或用羊皮筏过河。水枯时节,牛羊便能直接踩水过河。如今一座钢筋水泥大桥已横卧黄河,因为沟连着青海、西藏、川康与云南的214国道从此经过,这条国道几乎穿越了藏区东南腹地,也沟通着黄河源玛多县和鼎鼎大名的玉树,这桥也就车水马龙,相当繁忙。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玛多这个草原深处的县城由此也获得“黄河首县”的美誉,每年都有不少游客、画家、摄影发烧友来此探访。
9-作者在蹬囗古渡
自从关注霍去病如何西渡黄河?引发我就对黄河渡口关注,还产生了探访黄河源的念头,先是2004年去了甘南的玛曲,那儿是黄河首曲所在,探訪领略了黄河第一湾的丰采,却磋砣至2011年7月,才约上古建筑专家卢惠杰、作家吴全民,一行三人来到青海黄河源所在县玛多,实现探访黄河源的愿望。
自然,我们对黄河源的探访不能同科考队相比,从《中国国家地理》得知,仅是星宿海上游三条支流的探访,就需一个星期左右,完全骑马,食宿无着,都不是我们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的目的就是到“三江原”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玛多县,再去距县城90公里的鄂陵湖与扎陵湖,因为那儿山顶上耸立着牛头碑,碑上有曾任总书记的胡耀邦与十世班禅分别用汉、藏文写的“黄河源”。这对我们来讲,就足够了。
10黄河壶囗
这次行动前后历时十天,应该说十分顺利,我们看到了如大海般蔚蓝广阔,近600多平方公里,水深达三十米,蓄水四十三亿立方的鄂陵湖,还有上面的扎陵湖,略小一点,也蓄水三十多亿立方。我们实在庆幸,黄河母亲在这儿积蓄的“私房家底”。我们还看到藏羚羊、藏野驴、黑颈鹤、野鸭子等珍稀禽兽。看到十分辽阔平坦好玛多大草原。在这黄河象一条小溪,在草原上蜿蜒。准确地说黄河上的第一个渡口应该是鄂陵湖和扎陵湖的连接地段。那里的河水清浅,河床也不太宽,藏民放牧的牛羊可以直接踩水渡过黄河,沒有任何障碍。不由想起千百年来,人们为渡过黄河,所采用的种种办法,从直接踏冰到羊皮筏子,从西秦垒石压木修桥到明万历时在兰州所修鉄索浮桥,再到风陵渡黄河鉄桥,为渡过这条大河,我们的祖先用尽心血与智慧。

在先后去过黄河上游的青海、甘肃、宁夏,亲眼目暏了黄河第一渡、玛多第一桥,以及永靖莲花渡、积石临津渡、兰州金城渡、靖远虎豹渡,以及宁夏蹬口渡等多处古渡口后,关于霍去病的征战大军从哪过黄河的命题,在我心中变得日益明晰,如果再設身处地替霍去病思考,以霍去病十八岁征战,正属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血气方刚,汉代又是一个气呑八荒的时代,兵贵神速,选择较大支流尚未汇入黄河的上游,趁水势较小,直接涉水过河, 进入青海境内, 再沿大通河越祁连山, 进入河西走廊, 这样才有可能在六日之内“过祁连、抵焉支山。”突袭匈奴, 夺得千里河西。俗语“马浮江,牛浮海”意思牛马都有一定的涉水本能,若组织有序,选择河水平缓无激流险滩,涉渡黄河是可能的事情。我在西藏博物馆看到一张骑兵骑马涉渡长江上游沱沱河的情景,图片上是1951年解放西藏时,西北军区骑兵团从青海方向进入西藏,从图片上看其河口水量不比黄河差。这说明战马直接渡河的可能性。
若这些理由成立霍去病当年渡过黄河的渡口,只能是临津渡。
6-作者探访玛多黄河源头
这个推测得到了证实,一位曾在河西走廊驻军任过团职干部的文友,送我一本由兰州军区编印的《西北历代战争汇编》,其中收入的战例就有霍去病两次河西之战,并画有进军路线示意图,赫然标明:公元前121年霍去病万人万骑,正是从临津渡过黄河,沿大通河谷,经扁都口,穿越祁连山,采取突袭方式战胜匈奴。同年秋天,第二次进兵则从北地(今甘肃庆阳)出发,从宁夏境内的蹬口古渡过黄河,直扑今内蒙境额济纳旗(即汉时古居延)再南下,采取迂回包围战术,一路横扫,至酒泉大获全胜,犒赏三军痛饮美酒,此亦是酒泉来历。
霍去病两次进军路线我都走了一遍,2004年7月,从临津渡过黄河,自然今天己有钢筋混泥桥梁,汽车几分钟便穿越天险黄河,沿西宁至张掖的227省道,从大通河谷进入祁连山, 全程200多公里,从扁都口出来,正好是河西走廊最为开阔的张掖绿洲,焉支山便在山丹县境,这条路线近捷且荫隐蔽,以霍去病血气方刚,建功心切的精神,带领快速骑兵,一两天急行军是完全有可能穿越祁连山,达到突袭匈奴的战略目的。2008年10月,从陕北走三边,经宁夏沿中蒙边境700公里腾格里大沙漠,从早到晚,在夕阳的余辉中赶到额济纳,陶醉于胡杨林的欢乐至今难忘。也真切感受到2000多年前,霍去病这位天才将军选择的路线是何等智慧和出人意料,也真切感受到汉唐时期人们那种不惧困难,积极进取的豪情壮志。更值得庆幸的是,就是从那时起,中国西部偌大的疆土真正进入了祖国大家庭的怀抱。
12-霍去病到达的古居延胡杨
作者简介:
(说明:王蓬和他的著作)
王蓬,国家一级作家二级岗位(二级教授)曾任陕西作协副主席、汉中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創作40余年,结集50余部。曾获国家图书奖、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奖、全国首届徐霞客游记奖等多项奖励,并有多种著述翻译国外。系国务院享受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投稿说明】
欢迎投稿至邮箱:1004961216@qq.com
如有疑问可在后台留言询问
欢迎关注“浅海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