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华阴文化知多少(系列小文三) 除夕兮,月尽兮 //田 华

华阴文化知多少(系列小文三)
——除夕兮,月尽兮
以农历计,在一年三百多天的最后这一天,国人都把这天叫“除夕”,但故乡人则称为“月尽”。
望文生意,尽者,完也,终也。月尽,意思就是一年年的日子到这一天就走到了尽头,过了这一天就又是一个新的一年开始了。
月尽,这个词,从邑人嘴里说出,发音很轻,除了用儿化韵外,这个“尽”字,邑人是不读作jìn的,而是读qìn(即发“沁”音)。正确读音为“月尽(沁)儿”。
邑人把这天叫“除夕”,是近多年来的事儿。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邑人尽管不说“除夕”这个字,实际上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天就是“除夕”,只是老先人留下了“月尽”这个词,所以,也就一直这么的叫了下来,到如今,虽然年轻人都改口把这天叫“除夕”,可上了年纪的人,还是把它叫“月尽(儿)”。
在月尽这天,老乡们家家户户打扫卫生(其实大的打折已经在腊月二十四、五已经弄过了)到了月尽这天,打扫也只是把前后庭院、大门口用笤帚扫帚扫一扫,把院子里的柴禾堆用铁杈(或木杈)往上撩一撩,使其尽可能的堆垛的整齐一点,好看一点;有些大人和孩子还没剃头,于是,就早早的把热水烧好准备着,再请能人过来,用铜脸盆盛了热水,把头发弄湿闷软再剃;过年张贴对联,那是必不可少的事。那时乡下文化人少,写毛笔字的更是凤毛麟角,老乡们早早的从合作社买来红纸预备着,到了月尽这一天,就请村里能写毛笔字的文化人写春联,春联写好了,在太阳底下晒一晒,让墨迹稍干,拿回家,让婆娘用小铁勺在锅底下的灶堂里拂上浆子,就在自家门上一道门一道门的张贴了去,新的春联,红红火火,既给年节增添了气氛,而上边的吉祥祝祈之语,也让劳累了一年的农人对新一年多了些盼头;一些有心的人,还要多写几个四字的条幅呢,一如面缸上贴的“面白如雪”、箱柜上贴的“金银满箱”“金银满柜”、牛圈猪圈羊圈边还要贴“六畜兴旺”、“槽头兴旺”,粮仓粮屯要贴“五谷丰登”,而大门口也是要贴上“抬头见喜”“出门见喜”等字样的。这些都是故乡人对美好生活最纯朴的寄托与期盼。
到了月尽的晚上,婆娘们早已经把晚上守岁的凉菜准备好了。一般说来,晚上守岁是一家人在一起,围着木炭火盆,弄四五碟小菜,如凉拌莲菜、油炸豆腐丝、酸辣炝白菜、猪头肉啦什么的,再加上一大盘自家做的油炸糖果,比如麻叶、酥糖、散子等,外加一些干果核桃、花生和杮饼、枣儿。也有一些人家,把巷里几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哥们叫到一起,他们围着火红的火炉,用镔铁酒壶把酒在火上温温,一边喝着小酒,说着各自的农活家事,这样的守岁并不是在一家就这么一直进行下去,而是这家坐了去那家……,这样以来,三几家坐下来,已经到鸡叫头遍,巷道里不知谁家那头挂鞭炮就点燃了,“噼哩啪啦”的响声,就引燃了越来越多的人家放炮,巷道是热闹的,那些不知冷冻的孩子们,穿着新衣服,也不顾脚下的雪,从这家门上到哪家门上,在一片红红的碎炮皮纸屑里捡拾那些侥幸还没有炸响的余鞭。
守岁的人们,带着微醺的醉意,看着孩子们在巷道里撒欢,在月尽这个一夜连双岁的晚上,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春。
作者简介
田华,陕西华阴籍人,退休干部,大学文化,中共党员。自由撰稿人。喜欢书法绘画和文学,擅长散文写作。其作品屡见诸报端。
1353
勤洗手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