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生物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生物情境教学实践案例)

生物教学案例
在教学中如何利用情境教学促使学生从浅层学习进入深度学习?下面以“动物的运动”课例,对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和思考。
  (一)设计思路
整节课围绕哪些结构参与运动?这些结构在运动中分别起什么作用?如何配合产生运动?三个核心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在比较开放的空间进行自主构建等高层次思维活动。通过用一系列的情境设置,将每一个情境都会落实到相应的概念,逐层递进,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结构到功能,深入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二)教学过程
1.问题情境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问题设计:播放青蛙跳高的视频,世界上跳高最厉害的青蛙是非洲巨蛙,跳跃能力非常强,纵身一跃可达5米高,青蛙的运动依赖哪些结构? 其运动对于它们来说有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视频,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思考运动对动物的生存意义重大。
2.实验情境创设,引导深度思考
  情境问题设计:(1)观察蛙腿:青蛙依靠强健的后肢进行跳跃,指导学生观察剥皮后的蛙腿,有哪些结构参与运动?(2)观察蛙腿上的肌肉:附着在蛙腿上的肌肉两端是什么颜色,推测其作用?用手轻轻按压肌肉的中间部分,有什么特点?推测其作用?拉动肌肉,观察骨的位置变化?(3)观察关节:先整体认识关节,再分部观察关节:关节表面的结缔组织有什么作用?摸一摸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有什么感觉?用解剖刀刮一下其表面,是否有软骨组织?
设计意图:承接导入部分的问题情境,进一步进行探讨,以青蛙为实验对象,通过三个实验情境,指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结构到功能进行观察,深入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情境(1)通过亲手实践,观察去皮后的蛙腿,加深对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构成的直观认识。情境(2)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等多种感官认识肌肉,总结归纳出肌肉的结构和功能。情境(3)通过观察关节的结构,理解关节的作用。
3.直观情境体验,参与深度探究
情境问题设计:骨、关节、肌肉是如何配合完成运动?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积木和橡皮筋组建正确的骨、关节、肌肉的模型,并利用组建后的模型演示运动的产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学生在组装模型时会出现多种错误:(1)肌肉的位置安装错误,肌肉没有跨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或者跨过了关节,但却连在两根木条的最两端。(2)肌肉的数量安装错误,骨上只有一组肌肉。
设计意图: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实物模型,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学生通过暴露模型制作中出现的错误,进一步深度探究,加深理解骨、关节、肌肉的关系以及如何配合产生运动。
4.生活情境分析,加强知识应用
情境问题设计:(1)当我们拉门和推门时,请问两组肌肉如何配合运动?(2)当我们进行哑铃训练时,两组肌肉如何配合完成运动?(3)在运动中,出现骨折、脱臼、肌肉拉伤的情况,还能正常运动吗?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分析,引导学生解释运动产生过程中骨骼肌的协调配合,同时认识健康运动的重要性。
5. 新闻情境讨论,树立生命观念
情境问题设计:让学生根据新闻材料讨论(1)剧烈运动时,身体往往会伴有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出汗等情况,为什么?(2)运动时损伤了脊髓,下肢完整,但出现了瘫痪不能运动的情况。说明什么?
设计意图:以新闻背景为情境,联系已学知识,挖掘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结构化,帮助学生树立生物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观点。

生物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