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长大后终于读懂了鲁迅(鲁迅从小到大成长的时间)

网友提问:

等你长大有了一定阅历,如何看待鲁迅的书?

优质回答: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文学家。毛主席和鲁迅先生虽未曾谋面,但在公开评价鲁迅时,称他为“中国的第一等圣人”。“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之所以受此盛誉,是他以笔为武器,与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艰苦斗争,对民族劣根性深刻的思考与批判的给人带来的现实及思考意义的贡献价值。名副其实,读鲁迅,不只是读他字里行间的文气,更能引起我们对人性、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他的文字仿佛有戳人脊梁骨的针对力量。

《朝花夕拾》故而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但更能引人深思的是鲁迅先生正式使用“鲁迅”作为笔名后创作并发表的后期作品。《呐喊》、《彷徨》,以及大量散文、杂文,对中国人的民族劣根性进行了深刻的鞭挞,评击时弊,揭露黑暗,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界的精神领袖。

世道浇漓,但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从祥林嫂的悲剧人生、阿Q的自我安慰、国人的看客心理、狂人在“吃人的社会”中的悲惨结局,以及那个被封建科举制度深深迫害的读书人孔乙己……这些人物的命运不只是在先生的小说里,更仿佛活在我们身边,就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我们会害怕,但同时却坦然。我们已经在这样的世道中传承了几千年,形成中国人独特的思想观念,想要改变着实难。而敢于把它说出来的,便只鲁迅一人。

其他网友回答

能提出这个问题,就说明了有很多人从学生时代到成年,对鲁迅的认识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在中国,绝大多数最初人是在中学课堂上,按照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案提供的标准答案来认识鲁迅的,鲁迅是政治课,鲁迅是宣传单,鲁迅是写了“错别字”都不能算数的人,这期间的认识多半是:鲁迅很牛,但为什么牛说不清楚,总之考试一定会考;过了几年,有了一些思想积累,对社会现象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会觉得鲁迅很讨厌,和革命有关的都讨厌;等真正踏上社会,认识社会,才会发现,鲁迅太牛了,他简直是个预言家,我在社会上见到的人和事他都写到了!

钱理群在他新出版的演讲集《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2月版)的序言中写道:“我接触过许多青年朋友,他们在学校里读鲁迅作品,没有什么感觉,甚至有些排斥;但进入社会,有了阅历,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以后,再回想起学校读过的鲁迅作品,就有了感觉,进而自觉地读鲁迅作品了。”

说白了,对鲁迅认识的”变“与”不变“,说明我们的时代仍未走出鲁迅的笔触。去年,我还曾经专门写过一篇短文来描述对鲁迅认识的这种”变与不变“。总之,在青春昂扬的学生时代,所谓苦闷其实是另一种闲适,对鲁迅的理解只能在理论上故作深刻,很难透过个体的经验与人生的况味来思考。中学也好,大学也罢,对鲁迅都是在纸上谈兵,不同之处仅仅在于表述的话语体系。

所以,恰恰是离开校园,被抛入中国社会后,青年人才有可能真正开始理解鲁迅,日益感受到鲁迅那敏锐的先见之明,为他丰富而真诚的思想所折服。前几年,曾有人撰文发出感慨,鲁迅笔下的人物如阿Q、赵太爷、华老栓、闰土等在当代纷纷“复活”了。其实,他们何须复活?他们一直在,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甚至就是我们中的一员。眯起眼睛,看着四下周遭的人们,看着自己,想起《故乡》里那段被要求背诵的话,

“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三个词穷尽了当代人——不满于压抑,不愿意受制于金钱的束缚,主动与权力保持距离的人们,只能“辛苦展转”的生活;为着生计奔波劳碌,无暇也不愿去思考何谓正义何谓道德,只求有事做有饭吃,拼命养活家人孩子的人们,只能“辛苦麻木”的生活;以“人上人”为目标,热络财富与权力,努力当上成功人士、封面导师,为此不惜伤害他人的人们,过着“辛苦恣睢”的生活。

细细琢磨,我身边所有的人包括我,都没有超出这三类人的。我们仍然活在鲁迅笔下,看着电视上的“赵太爷”们,看着乡下和工地上的“闰土”们,看着网络上的“华老栓”们,看着城市写字楼里面庞年轻的“吕纬甫”们,不由会感慨这个时代和鲁迅的时代一样,人们仍然自愿为奴。

除了观察,更为深刻的体会来自于自省。学生时代的苦闷情绪,在职场生涯变为了现实生活的种种压力,但比这更为难以忍受的则是被时光和时代囚禁的痛苦,于是才惊觉鲁迅所说的需要许多人走的路,到现在仍然没有走出来。鲁迅就像一根蜡烛,握在手里许多年,直到踏入社会才知道点燃,烛火微弱,霎时照出四下的黑暗,却照不见路在何方,也不知道要等待多久,唯有这烛火的陪伴,使人些许心安。

其他网友回答

小的时候很崇拜鲁迅,拗口艰涩的句子,隐晦费猜的含意,满满地勾勒出了一个斗士形象。长大之后,渐渐发现这些投枪和匕首并没想象中锋利,且有不少尖酸刻薄完全是为解决心头之快,原来神是造出来的哦!鲁迅的文学技巧和鞭挞技术应该点个超级赞,可惜其观点太过于激愤,太过感情,距思想家尚有距离。民族劣根性国国都有、人人会说,但拯救社会最要紧是去建立新制度,鲁迅和胡适之区别也在于此。鲁迅还有个硬伤,这就是在责骂专制的同时又去拥抱专制。当然,人人喜欢被抬轿子,可是做为独立的知识分子,若风骨和利益相比,应毫不犹豫选前者。我认为,人的思想要与时俱进,如果自己成熟了,就要对事物有更深理解,总停留在祟拜鲁迅阶段,实在太幼稚了。

其他网友回答

我国中学课本中的鲁迅文,我从读中学时就不赞成。30年之后,就更加不赞成了。

鲁迅的批判者,总说鲁迅刻薄爱骂人。中学语文教材里虽然把鲁迅捧得绝高,但那几篇传统选文,其实也在配合着这种形塑:鲁迅总是在吹胡子瞪眼睛,总是在批判,忽而说人家是“落水狗”(《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忽而骂别人是“孱头”(《拿来主义》),难怪他被列为中学生“三怕”之一(“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其实鲁迅生前自己说过,他的作品,尤其杂文,不适合中学生阅读。可是鲁迅人微言轻,教材编纂者不听他的——这话也不对,1939年版的《开明国文讲义》,编者夏丏尊、叶圣陶、宋云彬、陈望道,是当年影响最大的中学程度自学课本。三册教材中,鲁迅的文字只在第一册中有两篇,一是《孔乙己》,二是《打拳》。编者的意思,选《孔乙己》是要学生懂得叙述文不只是记事,而是要“含着作者所见于人生的、社会的某种意义”;《打拳》选自鲁迅《新青年》时期的“随感录”,就像高考作文一般只有八百余字,编者选它,是因为这篇议论属于“讽刺议论文”,“知而不说,不直指而用暗示,顺着对方的口气说反面的话,这些都不是一般的议论文所取的态度”,学生应该学会阅读这种从反面做的议论文。

《开明国文讲义》的四位编者都属于左翼的同情者,但他们并没有给已被尊为“民族魂”的鲁迅过多的篇幅,讲解鲁迅,也不去过多阐释其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啥的。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国文讲义》是教你如何认识文类、通顺文字的。鲁迅是当代重要作家,他的文字很有特色,但多为创格,学生需要了解,但不能当作“一般的”文体来学习。至于学生学完《国文讲义》之后,是心仪鲁迅,还是向往胡适,这不是语文教科书该负载的责任。

可是后来,这个认知被颠覆了。鲁迅因为“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在中学语文教材里的份量越来越重,讲授方法也越来越往思想上靠。那个教你写叙述文要含作者意义,议论文可以做反面文章的鲁迅,早就从中学课本里撤退了。

一个和平时代的中学生,怎么可能明白鲁迅那种意在言外,曲里拐弯的论述方法?他们怎么可能会不害怕这个长着小胡子,成天说一些他们不懂的话的“文思革”?万一他们在千锤百炼之下,居然开始学教材里的鲁迅说话,那更糟,逻辑与语词还没抖清楚,就学着含沙射影,指东骂西,将来不成为傻愤青的几率甚微。

然而鲁迅的文字毕竟是好,被假设为“正确知识来源”的中学语文教材,如不能让学生认识这样一位语言大师,肯定是失职,进而,如不能让学生认知这大师的全面,同样是失职。说到这里,又有鲁迅自己的话等在那里:

“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陶渊明)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题未定”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