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母婴学堂

方方日记要出英文版,我为什么觉得不妥?

武汉是我们的切尔诺贝利,那么方方,你可以做我们的阿列克谢耶维奇吗?
1
4月8日,武汉解封。与此同时,封城期间最受关注的文本、作家方方连续六十天书写的“方方日记”,也传出了英文版要在亚马逊上架的消息。
毫无意外,又引发了一番巨大的争议。
先把事实列出来:
英文版的出版日期是6月30日,出版社是HarperVia,这是著名的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专门为翻译作品设立的一个分社;
书名为“Wuhan Diary: Dispatches from the Original Epicenter”,粗翻过来,就是“武汉日记:来自原生震源的快讯”;
关于此书的介绍,亚马逊的原文是——
From one of China’s most acclaimed and decorated writers comes a powerful first-person account of life in Wuhan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and the toll of this deadly calamity on families and individual lives.
On January 25, 2020, acclaimed Chinese writer Fang Fang began publishing an online diary to help herself and others understand what was happening in Wuhan, the epicenter of the COVID-19 outbreak. Deeply personal and informative, her posts reveal in real-time the widespread impact of the virus and the government’s mandatory quarantine on the city’s residents. Each day, she gives voice to the fears, frustrations, anger, and hope of millions of ordinary Chinese, reflect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forced isolation, the role of the internet as both community lifeline and source of misinformation, and most tragically, the lives of neighbors and friends taken by the deadly virus.
In a nation where authorities use technology to closely monitor citizens and tightly control the media, writers often self-censor. Yet the stark reality of this devastating situation drives Fang Fang to courageously speak out against social injustice, corruption, abuse, and the systemic political problems which impeded the response to the epidemic. For treading close to the line of “dissident,” she pays a price: the government temporarily shuts down her blog and deletes many of her published posts.
A fascinating eyewitness account of events as they unfold, Wuhan Diary captures the challenges of daily life and the changing moods and emotions of being quarantined without reliable information. As Fang Fang documents the beginning of the global health crisis in real time, she illuminates how many of the countries dealing with the novel coronavirus pandemic have repeated similar patterns and mistakes.
Blending the eerie and dystopian, the profound and the quotidian, Wuhan Diary is a remarkable record of our times and a unique look at life in confinement in an authoritarian nation.
以机翻为基础,我再补充了机器没译完整的以及做了点润色,译文如下——
作为中国最受赞誉、最受褒奖的作家之一,她以强有力的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疫病期间的生活,以及这场致命灾难对家庭和个人生活造成的影响。
2020年1月25日,中国著名作家方方开始在网上发表日记,帮助自己和其他人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疫病爆发的震源武汉发生的事情。她的帖子非常个人化,内容丰富,实时揭露了该病毒以及政府对该市居民的强制隔离的广泛影响。每天,她发出了数以百万计的普通中国人恐惧、沮丧、愤怒、和希望的声音,反思强制隔离的心理冲击,互联网既是社区生命线也是错误信息来源的作用,以及最可悲的,邻居和朋友的生活被致命病毒所夺走。
在一个当局利用技术密切监视公民和严格控制媒体的国家,作家往往会自我审查。然而,这一毁灭性的形势带来的严峻的现实,促使方方勇敢地站出来,反对社会不公、腐败、虐待,以及妨碍应对疫病的系统性政治问题。为了接近“持不同政见者”的底线,她付出了代价:政府暂时关闭了她的博客,并删除了她发表的许多文章。
随着事件的展开,《武汉日记》成为一份引人入胜的目击报告,记录了日常生活中的挑战,以及在没有可靠信息的情况下被隔离时情绪和情绪的变化。方方实时记录了全球卫生危机的开端,她指出,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国家中,有多少国家重复了类似的模式和错误。
《武汉日记》融合了怪诞与反乌托邦、深刻与平凡,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非凡记录,也是对一个weiquan国家中监禁生活的独特审视。
2
事实列完,我来说说我对这件事几个层面的观点:
第一,从目前透露的信息看,英文版的宣传语不能说是对中国的抹黑,方方不是卖国贼。
我不认为“利用技术密切监视公民和严格控制媒体”这个判断有太大问题。我同样认为,根据世界各国首个病例的来源来看,说武汉是疫病“震源”,虽然尚未有科学的实锤,但基本已经是七七八八,问题不大。
这里多说一句,我坚持疫病发源地无罪论。我们不要陷入特朗普用“中国病毒”来泼脏水的混蛋逻辑之中,我们反对特朗普,不是因为病毒有可能并非出自中国,而是因为即使病毒出自中国,在这一点上,中国也是无罪的。
如果你需要寻找公正性的话,那么我要提醒你,宣传语也提到,“方方实时记录了全球卫生危机的开端,她指出,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国家中,有多少国家重复了类似的模式和错误。”
我更加认为,方方有自由发表、自由出版的权利,她的记录也具有个人层面的真实性,这个毋庸置疑。批评自己的国家,也不是卖国的表现。
以上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基本认知前提,如果你不认同,那就没必要读下去了;
第二,出版社的反应速度的确很快,但是在正常范围之内,无法得出方方事先与出版社合谋、背后黑暗势力强力插手、几方共同唱衰中国的结论。只能说根据出版社的判断,这个题材在“艺术”和“市场”两方面都具有比较高的投资价值,因此加快了出版流程;
第三,方方日记当然是有瑕疵、有缺漏甚至有谬误的,由于个人获取信息渠道所限而导致的、已经被证实的确是方方写错了的几处地方,例如“殡仪馆扔得满地的无主手机”、“梁小霞护士已经去世”,我希望英文版能够修正和更新,方方最好在序言里做出说明,至少该加几条注释。
做过记者的人都知道,这些不是无伤大雅之处,恰恰相反,这样的事实性错误,正是可以动摇你整篇报道可信度的最有力武器。你可以用“这只是日记、并非新闻报道”的说辞来搪塞,但如果方方采取了这种态度,方方日记也就失去了它最珍贵的价值;
第四,我理解方方此举引发的负面反应。撇开原来就视方方如寇仇的人不谈,即使是路人和原先的支持者,也有不少人产生了不解和失望。
总的来说,就是想问:为什么非得这么急着出呢?
这些人的出发点,大多是国家疫情防控形势。我则想从方方个人的角度出发思考,想来想去,我只能想到一个词:方方这时候出这书——
不明智。
3
从作品角度而言,方方日记是急就章,在文学上是未经推敲的。虽然我们可以说它像战地报道一样,带着新闻现场的气味,是别的作者在别的时刻以别的心情写不出来的,可是如果这个说法可以成立的话,那么它的价值就只能以战地报道视之。
我们都知道,新闻是易碎品,它的生命力在于在那个最需要它的时刻,用所有的能量发出闪耀,一下,就那么一下。
当然也有优秀的新闻报道会在日后结集成书,变成真正的文学,就像约翰·斯坦贝克的《战地随笔》,但它一定需要整理、修改和编辑。那不会是在战争还没结束的时候。
作为一个好作家,方方大可以把日记当做雏形,当做下一部作品的基础和草稿。当初的心情要记住,但应该提炼和升华;当初的思考有力量,但还能挖得深一点;当初靠的是见闻,那就用更扎实的采访去替代。
我不是作家,给方方做这样的建议太贻笑大方了。但我想说的是,武汉是我们的切尔诺贝利,那么方方,你可以做我们的阿列克谢耶维奇吗?
至于我们的阿列克谢耶维奇写成的这样一本书能不能在我们的土地上被允许出版,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但是上面说的其实都是小问题,我替方方担忧的才不是文学。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方方如今面临的舆论环境已经很差了。今天我用“方方日记”为关键词在微博搜索,翻了十页,表示支持甚至只是中立的,不超过五条。
下面几条,只是讥讽嘲笑,都不算谩骂的了:
超现实主义魔幻巨作《方方日记》英文版在亚马逊上架了,看来是早就约稿了,背后是高人。汪主席又要有新别墅了。
在武汉解封的大喜日子里,恭祝方方的武汉日记在亚马逊上架。离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拿绿卡、申请政治避难、去国、到美国当瘪三又近了一步。
方方的日记对国人是有客观意义的 对西方才是真正毫无价值 选择翻译出版她日记的人仍在坚持疫情爆发以来一贯的舆论视角 这个视角把发达国家活生生拖成现在这个样子 那我只能祝他们good luck
方方日记英文版的出版让我们看到了美国出版商的效率。最后一篇方方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3月25日吧。60篇日记,如果3000多字一篇,也有20多万字吧。今天是4月8日,不到半个月时间,已经完成了全部翻译校对和出版准备工作。当年刘慈欣写三体,第1,2部,中文版2008年出版,英文版是差不多6年以后的2014年。英文翻译加出版用了6年。方方的日记只用了半个月。方方日记创下了中文作家中从写作完成到英文版出版的世界纪录。不,这不是仅仅是中文作家。可能是有史以来所有作家,从写作完成,到译本出版的吉尼斯世界纪录。3月25日完成写作,4月8日,开始预售。半个月呀。美帝看样子要加紧给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啦。
如果这是真实的民意,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如今中国的社会思潮是什么样的。
如果这是网络监管的结果,那么我们更可以了解有的人想要看到的社会是什么样的,而这一具有强烈倾向性的选择,当然会造成现实往那个方向的改变。
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表现激烈的对抗态度、选择尖锐的对抗姿态,我觉得是不明智的。
这会把一部分本来理解和同情方方、同时又怀着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的人推向另一面。在如今全球各国各自孤立的形势下,普通人持这样的想法并不是不可理解的,这种人数量不会少。
可以预见的是,方方接下来在国内的言论空间会急剧缩小,别说日记了,就是小说都不大好发表吧。
我某个朋友的话也许可以代表方方的态度:“不出书都被各种诬陷、出了难道会被赞扬、虱子多了去了、随便你咬、我该干啥还得干啥”。
但情况如果糟糕到“你该干啥都不让你干啥”的程度呢?难道这是不可能的吗?
况且,出版方方日记并无太大的紧迫性。它不是那种包含了惊天大秘密的影像或文字,也不是只被极少人接触过的绝密材料,它曾经被几亿人读到过,从事功化的角度说,它大部分的使命已经完成了。
所以,冒着激怒很多人的风险,去做一件意义不大的事,我从很实际的角度说,不明智。
我对方方日记的态度,肯定会落一个两头不讨好的下场。这一头会痛斥你为这个卖国老妖婆辩什么辩,那一头会嗤笑丫装了这么久自由派,尾巴总算露出来了。
但我只是希望方方这样的人能继续留在我们的中文世界里,不要被误解,不要被捂嘴,不要被遗弃。
一个有良心的作家被和他使用同一种文字的人们驱赶,那是最可悲的事情。
这样的事情,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