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冯益汉老师印象

我是2006年通过《藏名诗创作》知道冯益汉老师的。投身高中教育界,很少有闲暇与外界打交道。但我喜欢文史,常逛书店,那年7月19日,在县委大门北侧的文史书店(大概叫这个名字,记不清了)见到这本书,就买下来了。从《书画作品寓藏名——作者创作记略》中,我了解到冯老师是“明清著名文学世家——临朐冯氏”后裔,是国家二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创作了多部戏剧和小说,其戏剧作品屡获国家、省大奖。冯老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文艺全才。在我心中,冯老师是一座文学高山,我这晚辈只有敬仰。
又过了十多年,冶源群英文学社成立,受社长傅绍春邀约,我参加了一次采风活动,才见到冯益汉老师的真面目,但我天性羞怯,未能与他谈话交流。2018年秋,市、县政协文史专家王咏诗、安兆东等去冶源拜访冯老师,约我同行,这是第一次真正聆听冯老师教诲,冯老师赠我长篇小说《冯惟敏轶事》。归来后,我认真阅读,深为冯老师驾驭历史小说的娴熟与大气折服,撰写了《一本书读懂冯惟敏》,先在本地微信公众号刊发,又发表在《海浮文学》2019年第2期。
同年冬,许法忠老师参加县红色文化研究会的一个活动,电话邀我前去,得到了冯老师的长篇小说《武林英烈窦来庚》。窦来庚曾任国民党山东保安第十七旅少将旅长,1942年在抗日战场上壮烈牺牲。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追晋为陆军中将。1988年,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用文学方式,为这样一位临朐籍抗日英雄树碑立传,且洋洋洒洒七十多万字,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我为冯老师点赞,并用笨拙的笔写下阅读感想《一曲荡气回肠的正气歌》,2019年4月26日发在本人微信公众号上,得到冯老师首肯。
五一假期刚过,我接到《海浮文学》执行主编冯学文电话,说冯老师托他带来几本书相赠,我喜出望外,赶紧与冯学文接洽,这次冯老师赠我《笔耕梨园》《藏名诗创作》《冯氏文学世家》,书籍里面还夹有冯老师的一封信,视我为“识家”。信件全文如下:
马玉顺老师:
去年,华兴印刷厂出中国戏剧出版社丛书号,我应约辑数十年间所创作的部分剧本,结集出版。可惜出版社告停丛书号,单号3万元,我遂暂停出书,只印20本;文化馆和我各存10本。我封存而书:概不外赠;然货卖于识家!
我毕生主从编剧;写小说属“跳槽”。或马老师看过我的剧本,会对我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我直述惟赠此本于你的目的。幸勿见笑。
顺颂
夏祺!
冯益汉2019.5.1
一位久负盛名的文学老前辈,如此谦逊,让我感慨万千。我不能辜负了冯老师的厚爱。
暑假期间,有了大块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我全身心投入《笔耕梨园》的阅读中,深深感到,收入书中的这17部戏剧,无论是历史的宏大叙事,还是家长里短的琐屑事情;无论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悲剧,还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的喜剧,都结构严密、巧妙,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冯老师的戏剧语言生动传神、富有个性,且简洁凝练,韵味悠长,加之敢于碰撞敏感问题,揭示社会矛盾,大力抨击假恶丑,讴歌真善美,弘扬正能量,具有非同一般的迷人魅力。据此,我写了《〈笔耕梨园〉,读来畅快》,发在7月31日公众号上,随后在第4期《海浮文学》发表。
这年秋天,张维明老师《青杨树》、刘继文老师《老父亲》研讨会举办,县作协领导、县内老作家和骨干作者参加,大家踊跃发言。其中,冯老师的发言最有分量,最具冲击力,他在实事求是评论了相关作品后,对文学领域的吹吹捧捧和“歌德体”进行了抨击,说:文学要真,作家要真;作家要有灵魂,有思想;不能总唱颂歌,也要批评。对此,我深表赞同。他还笑着对某领导说:你从政,可惜了;当官,会妨碍文学创作。这样直爽的话语,这样当面的劝诫,只有冯老师能够说出来吧。现在社会上,聪明人太多,文学圈里的人更敏感,多数人不会对当权者说“不”。这一件小事,见出冯老师的风骨。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文学圈各项活动减少了,但只要有时间,冯老师还会尽力参与,为文学创作把关掌舵。8月16日,在临朐县丝路话剧社首期话剧讲座上,我见到了冯老师,这次,他带来了《戏剧创作的选材》的讲座。76岁的冯老师思维敏捷,妙语连珠,结合大量实例,论证了戏剧选材的方式方法,辨析了话剧与戏曲的不同,赢得了阵阵掌声。
我与冯益汉老师相识以来,虽然少有面对面的交往,但我时刻关注着他的动态,只要他有新作发表,我必定搜罗拜读。他不做作,不虚伪,做真人,写真文,是名副其实的临朐文艺常青树。祝福冯老师健康长寿,创作出更多好作品!
写于2021年1月29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