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作家地带 ? 散文随笔】月 光 如 水 /孟祥海(黑龙江)

月 光 如 水
——感悟袁敏《“燃灯者”:母羊的心》之外
文/孟祥海(黑龙江)
近日,赏读了作家袁敏发表在《收获》杂志上的《“燃灯者”:母羊的心》,感触很多。作家袁敏以非虚构作品见长,她的“燃灯者”系列之五:《母羊的心》,在我工作变动,事业不尽如意时,进入眼帘。随遇而安,泰然处之,读书安心,营养灵性。就久违的静下心来,阅读起这篇作品。我知道作者曾以对历史的担当,对人性的回归,对职业的负责,用非虚构的《兴隆公社》系列,纪实远赴北大荒农村的杭州知青群体,成就了另类的伤痕文学作品。这一次,她又以一己绵薄之力,睿智的哲思眼光,饱含炽热感情的笔触,再一次投向了新时代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触及的文化义务教育领域,为之记,为之传(ZHUAN),为之鸣,为之呼。袁敏用平静的笔触,把读者拉近作品的主人公,走进那个富有诗意和浪漫想象的名字:月光。这是一个不让须眉的女子,一个想为中国教育、贫困地区孩子做点慈善事业的女子,一个想把月光一样的爱洒给高原,播种希望的女子,感召朋友,感动父亲,把希望学校在贫瘠的文化高原矗立,把慈爱的种子播撒进有缘者的心田,生根,发芽,成长,结果……通过文章,我们知道2011年袁敏主导参与的江南杂志社的“追梦少年征文大赛”启动就是选择青藏高原的一所土族中学作为大赛启动的第一站,这次面向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们发起的文学援助行动,真正能为缺少机会、缺少舞台、缺少成才通道的贫困孩子,打开一扇窗,推开一扇门。她一直关注青少年教育,这次特别关注起了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们。“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以浙江杭州余杭区耕读缘培训学校创办人月光结缘,把读者带领进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巴底乡丹巴?核桃坪 这块沉睡依旧原始、落后的土地。通过引用月光的笔记,让我们了解和认识了月光,及其捐建希望小学的心路历程。文中的月光作为一个办学多年,想为教育做点事的中国人,心里有道“难道还不如一个外国人?”的坎,2008年汶川大地震,她想,要去地震灾区建一所不会倒的希望小学。她联系的四川某家公益机构,说自己想援建地震灾区一所希望小学,捐一批图书给孩子们。对方开单就是两千万建一所学校,目前图书不需要的冷淡。让我由衷的感知到一些公益机构亦或慈善机构存在着管理的短板,存在着利益为先,爱心失爱的招牌公益、伪慈善机构。诚如文中“杨哥办企业的朋友,准备捐一千万元给灾区援建希望学校,先打款二百万元给四川某慈善总会之后杳无音讯,希望学校的影子更是没有见着。他很伤心的后面八百万元也不想再捐了。”2009的9月下旬,月光把四十万元,一个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的数字,亲历亲为,直接和丹巴教育局对接,只花了用了半年多时间,就在核桃坪建成了一所结实漂亮的希望小学。这让我想起了,有些地方,有些部门有些捐款成了“唐僧肉”,层层扒皮,级级克扣,真正落到实处,办实事的也就所剩无几了。也难怪“没有两千万建不了一所学校”了。主人公经历的且不说那险绝让人提心吊胆的路途,单是一些部门机构的冷漠,工作作风,让谁都打起退堂鼓。难怪想捐不捐了,想建不建了。一边是宴请的国窖酒,超标招待,不菲的费用。政府部门却大吃大喝,钱是这样花的吗?一边是孩子们上学的艰苦条件D级危房禁止逗留。所遇所见的纠结,归途的车祸,劫后余生的缘悟,让主人公感觉到援建过程的道路,不仅有险绝的自然因素,还有缺乏责任感、缺乏爱心的人的因素。黑乎乎没有阳光的教室、碎裂的墙体、摇晃的楼梯、破旧的课桌椅……一边是迎接我的家长们混浊却充满渴望的眼神;另一边却是宴请时满桌的大鱼大肉,当地领导们一次次举起的酒杯……这一切,那一刻,让主人公援建希望小学的心犹豫了。内心的叩问,担当的答案。决定出资四十万元,几个月后,在核桃坪援建起来了一所耕读缘希望小学。在作品中,作者用引用的手段,把月光的忧思与困惑亦是无奈真实道出,也体现了作者借口传音的心声。我试想如果我是当地的参与酒宴的领导,我是当地的主政一方的官员,是为之恼怒呢,还是为之脸红呢,还是有则改之,立行立改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了袁敏用自己手中的笔敢言,敢呼,这不正是新时代的作家所必须俱备的操守吗?文中提到教学楼有了,教室有了,图书室有了。在不用上后山的厕所有了,可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关爱,在两个穿着五彩藏袍四年级的小姑娘德吉拉姆,卓玛拉姆,像小羊羔看着自己的妈妈的眼神中,在德吉拉姆用红色蜡笔画的一颗心,四周围绕着一颗颗金黄色亮晶晶的小星星的画里,在卓玛拉姆问:“阿姨,你以后还会再来吗?”月光意识到了这里的孩子对自己产生的依恋,意识到了对这些深山冷岙里的孩子那份爱演绎成的那份责任。空心的房子并不能带给孩子们真正的学习环境和知识,需要天长日久、持之以恒的爱心付出。各种简陋的教学设备,还有筑就了巢穴,期待着凤凰来,不,不是凤凰,是丑小鸭,是一只只天鹅童年的丑小鸭,需要在这里,在援建的希望小学里,涅槃,重生。
月光在自己的耕读缘学校发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帮扶资助的公益队伍中来。成立了“耕读缘爱心助学基金”,耕读缘的老师和教职员工从丹巴贫困生名单中认领结对子,老师和员工又将接力棒传送扩大到自己的亲朋好友,亲朋好友又联系各自的同事或其他社会资源。人传人、人带人,从2009年至今,累计帮扶助学丹巴贫困孩子的资金已超过一百多万,因为定向结对资助而避免了辍学的贫困生,也达到数百人。月光体会到,教育的真谛是“爱”,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固然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经济上的援助,但他们更渴望的是从心灵上传递给他们的那份爱、那份人间的温暖,那份至性的关怀,这让他们才感觉没有被抛弃,没有被孤单。没有手臂,像野地里风吹日晒的野菊花,健康、阳光羌族孩子许方燕,得到了月光妈妈的垂爱。她让一个从小失去母爱,变得自卑冷漠的心,在母爱的温暖滋养中慢慢苏醒,变得阳光明朗、健康向上!考上了甘孜最好的重点中学康定中学。再后来,又考上了四川东软学院,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在她已经大学毕业实习,将来挣很多的钱可以像月光妈妈帮助她一样,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帮扶还有诗和远方。2011年那次袁敏随月光从丹巴回来,江南杂志社举办的“全国少年追梦征文大赛”老少边穷地区的参赛稿件数量达到近三分之一,其中“获得希望奖”的德吉拉姆、卓玛拉姆都已跨入大学的神圣红地毯,将以医生和教育作为事业,回报家乡,回报社会。《阳光照进来的那一刻》的贫困学生作者德吉拉姆:对月光阿姨说,我一定会努力,将来争取读博士。我还告诉月光阿姨,山里缺医少药,村民生了病就要翻山越岭走很远的路去城里看医生。我常常看到医院的医生或护士对病人态度不好,那时我就想,自己将来要学医,毕业了当医生,给村里人看病,如果能当上院长,我一定好好管管那些对病人态度不好的医生和护士。这段文字让我心头一凛:作者看是轻描淡写的一笔,不正暴露出我们一些行业、一些人群的麻木不仁吗?为人民服务是宗旨,这一条永远不会变。作者的字里行间,怎不引起人们的忧思、深思!在过马营?直亥 的这段文字中,袁敏提到一位叫更欠智华,完全超越了袁敏想象的藏族男孩,他的诗歌,他的诗人梦想,也由衷的道出了认识月光阿姨以后,他的心思变了,“以前很躁动的心,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清凉似水。对钱看得淡了,内心很宁静,老有诗句从心里流淌出来。以前的我不是这样子的。”他眼中的月光阿姨,为什么能让他躁动的心变得宁静?我认为只就是爱心的感染与眷顾的因素。诗歌确实不是人生的唯一;因为遇到了月光阿姨,遇到了善心与博爱,真正唤醒了人性当中感恩的缪斯,他拿起诗歌的工具,唱起了人之初,骨子里就有的诗!在心里燃起希望记住了“追逐梦想”这几个字,后来他参加“少年追梦三行诗征文大赛”,杂志社还给他颁发了“希望奖”。不知他知不知道有许多做公益的人士包括袁敏为其提供的机遇!卓玛拉姆由衷的表述:山里的女孩子一般只能读到初中,月光阿姨的到来,改变了她们的命运,她爸爸会画唐卡,妈妈擅长藏绣,月光阿姨说这是艺术品,可以帮助联系商家换钱;她还鼓励村民们用牦牛毛编织围巾,说这么纯天然的围巾很环保,拿到大城市一定会受欢迎。现在村子里许多家庭都开始编织牦牛毛围巾。扶贫不光是给与,还有让他们改变观念。月光做到了,做到了不光授之以鱼,还授之以渔。她用回放倒叙的手法,向读者介绍了以月光的父亲命名的“高宜钦希望小学”成立的学校以及扩大的影响。由原来的“要我上学”变为“我要上学”,以及影响到当地政府投资扩大校区,教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成为青海全省范围内最大的村级小学。从四川丹巴核桃坪,到青海过马营直亥,月光在教育之路上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和“爱”连在一起。做公益难的是坚持。月光十几年如一日地向老少边穷地区的贫困孩子默默奉献着爱心,是她的不渝的教育情怀。袁敏洋洋洒洒,平铺直叙,讲述或者是告诉我一个关于月光的爱心故事,最后她以母羊在狼的面前要护着小羊,冲锋陷阵跑在前面,不惜被狼咬的事件为结尾。让我参悟到月光及作者本身的弘扬善良与博爱的光辉。作者袁敏是一位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她的目光很早就关注到少年儿童的教育方面,而且也身体力行,或立言讲座,或编书弘道,单是非虚构作品也称得上是自成一家。在这篇作品里,我也清晰见到她参与其间的干练的身影!“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我感觉同身受到当年我们在团委实施的希望工程,也遇到了很多的阻力和困难,可与月光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月光援建了学校,是一座不会倒塌的学校。但我觉得她的这座不会倒塌的学校,不光建在了贫瘠荒凉的高原,而且也建在了那些心里贫瘠没有爱与善的那些人的生活的路上,月光用自己的言行持久的在这所学校里担任着教员,为人师表着有缘人来续前缘。那天凌晨醒后回访的一念,定格成我记忆尤深的那幅摄影:黑白的光影里,一个头发蓬松贫困的小女孩,手握一只笔,趴伏在课桌上,抬起的那双清澈的渴望的大眼睛。那一夜凌晨的月光是那样的清冷内敛,那一刻的我在床上禁不住辗转怅然。读罢袁敏的《母羊之心》,让我感觉到心底又有一片月光如水般的清澈,让我莫名的有一种崇敬,让我感到燃灯者一缕久违的温暖!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意可联系删除。
(本平台所有文字均为原创,侵权必究)
总编:张同辉
作者简介
孟祥海,1969年2月出生于黑龙江富锦市二道岗乡永华村。有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北方文学》,曾荣获《黑龙江日报》、《佳木斯日报》、《党建文汇》、《乡镇财政》、《芳草》等报刊征文奖,有作品收录《2018大地灯盏中国作家网精品集》、《2019中国诗歌选》《黑龙江诗词男子百家》、三江抗战文丛。1993年荣获淮川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优秀奖,1996年硬笔书法作品曾载入《中国硬笔书法大观》名册,并荣获纪念奖。2013年被中国书画摄影家协会授予“中国百杰书法家称号。有作品《北方的雪》入展“四季龙江入画来—黑龙江省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奖,书法国画作品在《中国书画报》、《羲之书画报》发表。2018年荣获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薪火相传讲好文物故事”提名奖,2020年7月, 事迹刊载在《中国文物报》头版头条。2020年6月,短篇小说荣获黑龙江省作家协会脱贫攻坚征文三等奖。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诗词吾爱网、《收获》公众号发表作品200余篇(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会员,赋坛雅号:赋锦。中华辞赋报(网)驻地编辑,中国著名辞赋家创作集团成员之一。中国书画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名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物博物馆协会会员、河南大华书画院顾问、北大荒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北大荒(红兴隆)博物馆副馆长、挹娄文化研究会理事、宝清县石器博物馆研究员、佳木斯作家协会会员,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佳木斯红色老区研究会会员、富锦市收藏家协会主席、富锦市诗词协会副主席、《富锦文博》主编。与妻子李洪波合著的《富锦的传说》被列为佳木斯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版有《富锦地名故事》一书。编著有《富锦抗战》、《富锦抗日英雄谱》、《富锦抗日英雄谱之东安镇起义》、《富锦要塞》、《富锦抗美援越英雄谱》、《富锦传说传奇》、《富锦的传说》、《富锦民间故事》、《富锦孟氏家谱》。合著有《富锦古城》。著有长篇小说《江城剿匪传奇》、诗集《放歌富锦》。《富锦抗日英雄谱》一书被俄罗斯多家国有图书馆、博物馆收藏。《作家地带》
温馨提示
我们需要的稿件:
一、所投稿件需是本人原创,尚未在其他平台发表。因稿件著作权引发的纠纷,由作者自行负担。
二、大力倡导正能量作品。稿件内容不得含有违法或其他有碍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的内容。不得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否则引发的法律责任由投稿人承担。
三、为提高稿件发布效果,平台编辑可能在忠于原创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适当修改,如果您不同意修改,请在投稿邮件中注明。
四、鼓励文学创新,扶持文学新人。
五、体裁以诗歌、散文(含随笔、杂文、书评等)、短篇小说等作品为主。
六、投稿请附百字左右作者简介。
七、投稿前,请务必添加总编微信zhenqingrushi1966,不然无法发放稿费红包。
稿费发放办法及时间安排:
作品发稿一周(七日)之内所得赏金,50%为作者稿费,50%作为平台维护费(累计赞赏在二十元及以下不结算)。作品发表一周后,以红包形式发放稿费。
微信:zhenqingrushi1966
邮箱:364702284@qq.com
《作家地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