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姐弟情浓昆师缘,再遇已近三十年

今年或许就是这么跟昆师人有缘。
8月初,在大理和分别25年的昆师941班部分同学聚会,接着在前几天,我和维西的几位师姐也在桥头大村的福园农庄举行了一场小小的聚会。
1991年我从维西一中初中毕业,我是家里的老大,先考个中专找到工作再说,父亲供我们四兄妹读书真的不容易。或许是对教师的向往,我考入了全身27所中等师范学校中的昆明师范,从此开始了一条为师之路。跌跌撞撞走过了25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历程。回首28年前,第一次到昆明,人生地不熟的,还好一起考入昆师941班的迪庆老乡都是男生。开始我们仨兄弟一起住,个子我最小,中甸(当时还不叫香格里拉,2002年中甸县才更名为香格里拉县)的潘军和德钦的陆义华都比我高不少。
(曾经的昆师大门)
男孩有男孩的语言,但是高年级的师哥师姐(师姐居多)对我们初来乍到的学弟的关怀永远难以忘怀。
(941班迪庆三兄弟)
当年是师范由四年制到三年制转变的时候,读了四年的师姐师兄,是92年毕业的,而三年的师姐们也是在92年毕业的,前者叫做“老九二”届;后者称作“新九二”届。我们和两届的师姐师兄相处了一年的时光,那一年是最幸福的一年。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选择读师范一方面是对教师职业的向往,也因为国家补助生活费。记得开始到昆明师范的时候,我们一个月的时候补贴是十八块多。那一年,国家粮食没有市场化,我们还要转粮食关系到学校,相当于补贴的主要是菜票。接着,粮食放开,全部市场化,我们不用交粮食了。但是米饭用钱买,生活费用增加了,后来好像到四十几元一个月。
(迪庆老乡)
我父亲有工作,条件相对好些,但是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要上学,也不轻松。师姐们饭量小,每个月都节约下来一点菜票。她们知道十八九岁的我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就把那些省下来的饭菜票给我们。
(校园一角)
周末,有时师姐们和我们相聚一会。那年国庆节,我们迪庆老乡排练一个藏族舞蹈,一起相处的时间更多了一些。可惜的是,我永远对舞蹈不感冒,笨手笨脚的跟不上节拍,赶不上趟。性格高冷孤僻的我,与大家的交流也太少。
音师班的和建菊师姐就是一位很热心的老乡姐姐。记忆中的她总是挎着一把手风琴,随手一拨弄,优美动听的音符就在随风飞扬。
毕业回乡,菊姐分配到县民族小学,当起了音乐老师。我两年后回到拖枝中学,与县城里的菊姐也难得见上一两面。好像在今白帕保和镇第二完全小学里见过她一次。那时的这里是永春乡中心完小。
后来,就听说她去中甸的时候出了意外……
2016年6月16日,我在刚开通不久的公众号里面写了:“
菊姐,胖胖的脸庞,一副朴拙的眼镜。一双大大的眼睛,闪烁着慈爱而机敏的光芒。记得刚到昆明的日子,我是那么的孤独无助。她以大姐的关怀给了我多少温暖。
回乡后,各忙一方,也只偶遇了一次。忽然,就惊闻她在去香格里拉的途中惨遭厄运。下肢残了。我心中负疚良多。那林阴路上的笑语,那带着体温的菜票,那国庆节跳的藏舞,似乎一切孩子眼前。所有的记忆,如一个个镜头,晃动在我有月光的墙面。“君子之交淡如水”,就这淡淡的交往里,有多少岁月的流水带不去的金色年华及陈年往事。脑海中只有一个画面:她坐着轮椅,带着微笑,似乎用她那在县民族小学上音乐课的音调,对我说着什么……

后来,菊姐和我加了微信。知道她的一些零星事情。她的公公是我老爸的同事,她先是在维西早期商业街念萨街买了地基建房,后来租给商户,又自己在兰永附近重新建了新家,相对清静。
她热心拉了一个群,名字叫做“师兄妹”,把维西范围的昆师校友拉在一起。早就看到她在群里说,什么时候大家聚聚。
18日,我在庆福老家看家喂猪,忽然接到菊姐的微信电话,她说手机换了,通信录里没有我的电话。我把号码发给姐。
晚上,菊姐说丽梅姐联系好了,地点就在桥头大村。十二点来吃中午。19日,我回庆福喂猪,下来到三家村,就接到菊姐的电话。
到福园农庄停车处,菊姐他们也到了。
另一个师姐把菊姐扶下车,慢慢搀着她走下坡道。水泥硬化的路对我们而言很好走,对菊姐就不容易了。菊姐对我说,还是余騠你来拉我吧。我用左臂支撑着,让菊姐的右手抓住,一点点往下。接近三十年了,今天以这样的方式重新走进菊姐,心里是五味杂陈。
丽梅姐在昆明的时候也照顾我们不少,特别是到财贸学校找她哥哥的时候,把我们带过去,打饭给我们吃。学生娃被谁请一顿饭那简直是奢侈。
今天的中午是一盆米粥,一盘油煎面饼。边吃边谈,随便说些什么都让人亲切。杨雪皑师姐是我一中的同事,一起相处了七年。她女儿和我女儿初中在一个班读书。今天,她来晚了些,大家慢慢陪她喝粥。
闲不住的杨姐拿出毛线编织小孩子的虎头花鞋。到今年九月,这几位师姐都光荣退休了,只有我这个小师弟还得奋斗。他们说,专门盯着我的空闲时间,邀约聚会。
我也不是喜欢聚会,但是人总得心怀感恩,总得注重情感。年近半百了,不谈金钱职位,静心坐在一起说点白话,也是难得的缘分。
慢慢享受一个下午的时光,接近六点,大家才开始吃晚餐。鸡肉火锅还不错,菊姐坐在我的左边,不断给我夹菜。她从讲台上退下来,丈夫忙于工作,女儿也找到工作了,在家里看看花草,守着鱼塘看别人垂钓,高兴了发发朋友圈。
生活对谁都非易事,我们肯定感受不出菊姐这么些年来生活的难处,而她却一直以乐观展示给我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每一个小小的幸福片刻。五个人的聚会,平淡却不简单。哪天,能有更多师姐师兄师弟师妹相聚?
百年昆师成为了历史。“我们创造未来”的昆师人,正在云南各地“育才兴邦”,现在不少师姐师兄都完成教书育人使命,赋闲下来。还有不少校友坚守民族教育阵地,发挥余热。三江腹地维西,也写满了昆师人的芳华故事。
追心逐梦出傈山,求智学识报家园。
姐弟情浓昆师意,再遇已近三十年。
秋日农庄浅聚首,清粥淡茶深暄言。
待到皓首回眸时,无悔今生同校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