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微旬刊《大文坊》2018年第十二期(总第115期)人物坊

5月10日星期四宜:阅读《大文坊》忌:胡编乱造闹剧
《大文坊》微旬刊第八期 2018年
5月10日
总第115期
DA WEN FANG
本期目录
“卷首”学做人
“小说坊”拆迁(作者:商石)
“散文坊”一朵花的惊喜(作者:施克英)
“诗歌坊”茶韵清唱(作者:崔景怡)
“人物坊”大校·大孝(作者:张兆仑)
“书画坊”佩英画作欣赏(辛琅提供)
“影艺坊”春暖花开(苇子)
《人物坊》主持人:雅楠

张兆仑,山东济南人,现已退休。爱好写作,喜好书法,擅长撰联。多有文字发表,偶有书法参展,常有撰联获奖。

大校·大孝
文|张兆仑(山东)
在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泉城济南,齐鲁腹地,孕育着一个不足千人的小村—刁镇堤张村,这里是我的哥哥,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某部大校张兆昆的故乡。
刁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境内集山川河湖于一域,山清水秀,物产丰饶,且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明末清初,致仕太平府知府袁声,忧国忧民,以诗词、戏曲闻名一方。清代著名学者,诗人孟传璇,无意科举,寄情山水,其诗词为历代评家所推崇。近代,有闻名于世的一代大商孟洛川。抗日战争中和解放战争中,有投奔革命圣地延安的沈秉法、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八路军武工队长王子宽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得世世代代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道也过得安静清闲。
然而,一桩震惊中外的历史惨案却打破了这个小村庄的宁静……
1941年(民国30年),农历腊月二十一,正当人们忙活着准备过春节的时候,日军一个中队去邻镇辛寨扫荡,途经堤张村,遭地方武装伏击,当场打死日本兵一人。恼羞成怒的日本兵于下午4时许杀进堤张村,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开始了惨绝人寰的烧杀抢掠。日本兵抓来十几名青壮年,逐一向他们嘴里灌辣椒水,然后再用皮靴在肚子上用力踩踏,导致刚灌进肚里的辣椒水从嘴里、鼻子里溢出。看着在地上痛得打滚的百姓,日本兵哈哈大笑,这样反复几次,有四五个人当场死去。村民张兆玉被日本兵一个当官的用指挥刀砍在脖子上昏倒在地,后被家人救起。张兆玉至上世纪70年代才去世,临终前还不忘对孩子们嘱托要向日本人要个说法。傍晚,日本兵又抓来几个老百姓,把他们扔入水井内,并向井下扔石头。众多村民吓得四处躲藏,但日本兵并未结束他们的兽行,从村东头开始火烧民房,一时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十几里外都看得见火光。人们的叫喊声,房架家具的爆裂声交织在一起,震天动地。老人们哭哑了嗓子,孩子们吓得蜷缩在大人怀里,直到700余间房屋化为灰烬,日本兵才撤离。留下的是一具具死尸,一处处断壁残垣,一副副充满仇恨的面孔……
日本兵的兽行和残暴,铭刻在了堤张村人们的心里。这些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国不强则被人欺。日寇当年的暴行和当时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时刻提醒着哥哥要投身军营,保家卫国。1969年冬,解放军某部接兵部队来到了刁镇。接兵部队的领导凭着军人的慧眼认定了哥哥是棵当兵的好苗子,硬是在有限的名额中挤出位置,毅然决然的要了这个新兵。从此,哥哥放下教鞭,如愿以偿投身军营,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部队,家仇国恨的家国情怀,化作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哥哥从战士、连队文书、电影放映组长等,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
常言道忠孝难两全。但身居高位的哥哥却把忠和孝做到了尽善尽美。孝是忠的延伸,忠是孝的升华。忠和孝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紧密相连的。孔子的弟子中有不少是“二十四孝”中的孝子,比如子路。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他自己在外面挖野菜充饥,却从百里之外驮了米回家侍奉双亲。后来,子路做官了,生活也变得富裕。他出使楚国的时候,有豪华的车队,还有很多随从,吃的也是山珍海味。但是锦衣玉食的日子却让子路哭了起来,他说,现在我可以吃的好、睡的好,穿的好,可是我还想背着一袋米,走上百里的路去供奉我的双亲,但是这再也不可能了,因为他们已经过世了。孔子觉得他很孝顺,就安慰他说,你的父母一定感到满足了,因为他们在世的时候已享受到你的孝敬了。汉文帝刘恒也是一个孝子,他作为一个皇帝应有尽有,他的母亲薄太后也不缺少特质上的供应,但是刘恒很孝顺,他母亲生病了,他亲自喂母亲喝药,并且每次都是先尝一口,然后才会放心的喂给母亲喝。作为一个皇帝尚且如此,我们谈孝顺的时候,又怎能只停留在嘴上呢?难怪过去的历朝历代都提倡“以孝治天下”,一个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做到仁爱的人,谁也不敢保证他能去爱天下的百姓。

“事父母,能竭其力”,这就是孝。哥哥博览群书,他正是从这些历史典故中知道了孝是什么,如何去孝的道理。上世纪70年代,积劳成疾的母亲患了重病,急需的青链霉素因为短缺一时遍寻不到。哥哥知道后心急如焚,想尽千方百计把救命的药品寄回了家里。哥哥当时津贴费每月只不过十几元,可他却用这些钱留住了母亲的生命。后来得知,为了省钱买药,牙膏用到最后都是用剪刀剪开了接着用,就连生活必需品肥皂也舍不得买。母亲后来知道后,含着热泪说,真难为这孩子了。部队的纪律是严明的,回家探亲的机会很少。可哥哥却利用有限的探家时间向爷爷、父亲、母亲倾注了无限的孝心。记得一年夏天探亲,酷热难当,三间半土坯房闷得人喘不过气来。邻居老人劝我哥哥说,你这么大官怎么受得了这个罪,干脆到镇上旅馆去住吧。哥哥听后却笑着说,当官只是一阵子,做人才是一辈子,我常年不回家,还是和老人们住在一起好。当时已是团职干部的嫂子和母亲挤在一起,哥哥住半间里屋,蚊虫叮咬,汗流如雨,可兄嫂却说,能和老人住在一起,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老家的房子的确是老旧了。哥哥几次和老人们商议要盖几间新房,可老人们却说,房子虽然旧了,可住的年头多了有感情,就留着这点念想吧。哥哥最后还是听从了老人的意见,只是给老人安装了电话机,买了电视机,轮椅等日常用品。哥哥常说,孝敬老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尊重老人心理活动其实也是孝。简单的话语中,透露出来的是一种深奥的人生哲理。是啊,天底下那些给老人买不起楼房的人难道就不是孝子了吗?
有一年春节,恰逢哥哥返乡探亲。望着满头白发的老人,哥哥想得很多很多。兄妹五人的成长,哪一步不浸透着老人们的心血,如今他们都老了,更需要子女们倾注孝心,陪伴他们度过有生之年。除夕夜,按照农村的习俗,少不了要吃团圆饭。哥哥把兄妹们召集在一块,善长烹饪的嫂子大显身手,做了一桌好饭。大家围绕在老人们的身边,倾听那些讲了上百遍的“新鲜”故事。老人们讲的带劲,子女们听的专心,除夕夜欢声笑语,好不热闹。哥哥给爷爷、父亲用报纸卷上莫合烟,一个个给他们点上,爷爷抽着莫合烟,眼睛笑成了一条缝,不住的说,看着这烟叶像是木屑,味道还真不错。父亲穿上哥哥买的皮棉靴,竟高兴的象小孩一样在屋里走起了正步。桌上的红蜡烛在欢快的跳动,杯中的伊犁大曲散发着清香,真诚的孝心在无声中传递,多么感人的场景,一家人笑逐颜开,其乐融融……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忠孝历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张兆昆大校的孝心情怀也在他的大家庭开花结果,十名中共党员,六名军中绿花下是忠孝文化的真实体现。让忠孝文化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力量之源……
正是:横刀立马四十春,亦忠亦孝赤子心,天山泰岱根一脉,携手同做筑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