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三言两拍作者(《三言二拍》|市井文学的价值在哪里?)

三言两拍作者

我在前面的课程中所介绍的作品,大多是文人、知识分子或者社会精英的思考,以及他们想对老百姓传播的思想。从大的范畴来讲,它们多半属于严肃文学,或者叫高雅文学。但我们知道,社会是分层的,很多时候老百姓会有自己的想法和价值取向,而那些想法很多来自于他们看到和听到的通俗故事。俗文学的价值,恰恰在于,能让你获得一种民间视角,它跟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的视角可能会有很大差别。拿中国来说,这种现象在明代以后非常明显。当然了,即便是俗文学,也有高下之分,这一讲我们要聊的《三言二拍》,我觉得就是中国俗文学里的翘楚,很值得一读。在明代,城市和商业的发展让市民阶层有了文化需求。这些人当然不会去听文人给他们开诗词大会,只会去听故事。为了满足市民的需求,市面上就出现了不少白话小说。不过,这些小说和故事普遍来说写得水平太低,无法传世。用后来创作了《二拍》的凌濛初的话讲,那些作者都是“初学拈笔,便思污蔑世界,非荒诞不足信,则亵秽不忍闻”。翻译一下,就是那些人刚学着写东西,要么胡编乱造,要么低俗色情。在大量低水平的俗文学里,《三言》和《二拍》脱颖而出,在我看来,它们是中国古代短篇白话小说的最高成就,这两套书大约有150万字,内容包罗万象,可谓了解宋元明生活和民间思维的百科全书。这两套书之所以今天看还有价值,跟创作者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关。冯梦龙出生于书香门第,他搜集了宋元明时代说书人讲故事的底本,编辑、整理、再创作,总共汇集了120个故事,编为《喻世明言》(也被称为《古今小说》)《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三本书,简称“三言”。“三言”在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让当时的书商们看到了商机,于是有书商找到另一位秀才凌濛初,请他也来编写白话小说挣钱。凌濛初动笔时才发现当时各种广为流传的宋元话本差不多都给冯梦龙收集完了,于是只好动笔编写故事。书商们看到这些新故事,不禁拍案叫绝,就给这部短篇小说集起名为《拍案惊奇》,并马上刊刻付印。《拍案惊奇》同样在市场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于是书商们又鼓励凌濛初继续写,为了区别这前后两部书,就把第一部叫做《初刻拍案惊奇》,后一部叫做《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我第一次接触《三言》是中学时读《警世通言》中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读完以后感慨万分。人进入青春期之后,非常渴望别人理解自己,而这篇讲知音友谊的小说写得非常感人,马上引起了我的共鸣。我至今都能背出它中间这样几句诗: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三言》里的故事很有趣,特别是那些题材的小说,我过去从来没读过,非常好奇,就又看了几篇。父亲知道后不让我再看,说里面的内容格调不高。我当时也不太理解为什么他这么说,但还是把书还回给图书馆,并且很长时间也没有再借。但是人总是有好奇心的,到了假期,我就在图书馆的开架书库里,把《三言》都读完了。读完之后,发现有的故事很有意思,说的道理我也愿意接受,但有些内容是确实是糟粕,对有些说教很反感。此外,“三言”中很多观点是矛盾的,比如一方面告诉读者有志者事竟成,另一方面又非常宿命。这时,我大致明白父亲说它格调不高的原因了。高中和大学时我又读了《二拍》,发现里面的想法比《三言》还保守。但等我成年工作之后,“三言二拍”对我来说有了新的意义。我最后一次通读那些书是大学毕业后做生意的那段时间,因为那时候走出校门,我接触到了社会上三教九流的人,发现很多人的想法,和我从小生长的环境,和我熟悉的同学、师长相去甚远。那些想法,有些可以说是民间智慧,有些在我看来,则是迂腐、俗气、迷信和宿命,还有些甚至是今天说的阴谋论。我知道,我不可能一下子改变周围人的想法,但是又要和他们打交道,因此只能了解他们,尽可能去理解他们。于是我就把《三言二拍》再次拿起来,通过这些书看社会的百态,理解书中各种各样的观点。所以,重读《三言二拍》,我的目的就变了,不是为了欣赏文学,而是了解宋元明时代百姓的生活、他们的想法;更重要的是,比较当时人的想法和今天大众想法的相似和差异之处。我发现,过去芸芸众生的想法和今天三教九流的想法高度重叠。我们不妨来看几个我深有感触的例子。其一,上天不欺老实人。《初刻拍案惊奇》中的第一个故事“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就讲了一个叫文若虚的老实人,虽然一开始做生意总是运气不好赔钱,但是老天爷不会欺负老实人,后来他在和别人去波斯做生意时拣了一个别人都看不上的大乌龟壳,谁知里面有十颗大夜明珠,结果发了大财。而且以后他子孙繁衍,家道殷富不绝。这一类故事在中国讲了上千年,今天在很多媒体上还经常出现。你既可以把它认为是一种民间智慧,也可以把它看成是心灵鸡汤。但不管怎么样,它反映出一大批人的想法,大家还是期望“上天不欺老实人”,即便生活在今天,这种想法也依然有生命力。当然,上面的想法是作者传递出来的,我读完它还有一点自己的联想,就是做生意永远不要去扎堆儿和别人去挤去抢,永远要找一些别人看不到的机会。在这个故事中文若虚第一次挣钱,其实是用一两银子买了一百多斤橘子,带上了出海的大船。开始还被大家嘲笑,谁知到了海外国家,他那些在岸上毫不值钱的橘子变得稀奇,卖了大价钱。我当时正在做生意,读这篇小说就比较容易产生共鸣。后来读到美国淘金热时,卖水的挣了大钱,李维·施特劳斯卖牛仔裤挣了大钱,我总会想起这个故事。2011年,中国“万团(购)大战”,很多基金投资团购公司,结果都赔了,我当时投资了广告公司,结果回报极高。为什么投广告公司呢?因为一旦市场有那么多团购公司,几乎不可能有人能挣到钱,但是他们都要投广告,而广告公司挣到的是真金白银。这和做文若虚的橘子生意、淘金热中卖水是一个道理。谁说小说里没有商业智慧呢?其二,强中自有强中手。在《初刻》的第三回“刘东山夸技顺城门 十八兄奇踪村酒肆”,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刘东山是北京的一名捕头,一身好本事,弓马熟娴,箭无虚发,抓了很多盗贼,平时很是得意。一天他在北京附近赶路,遇到一位文弱的美少年。这位美少年好像很怕路上盗贼的样子,想和刘东山搭伴同行。刘东山看他不像歹人,又要显自己本事,就答应了。两人同行很快就熟了,少年和刘东山把各自的弓给对方拉拉看。结果刘东山的弓在少年手里就像软皮筋似的,但他根本拉不动人家的弓。当然结果不用想,刘东山被少年劫了钱财,这时他才明白强中自有强中手的道理,从此心灰意冷,辞了差事,隐姓埋名,卖酒为生。多年后,一群少年来到刘东山的酒店,这群人个个英雄了得,劫他道的少年也在其中,而这群人姓李的首领(十八兄),本事又比那群手下不知道强多少。从此,刘东山大彻大悟,弃弓折箭,本分营生度日,后来善终。这个故事我经常给我的下属和同事讲。一些人初出茅庐,做了一两件事情,觉得天下没有比他强的。我和他们讲,上至诺贝尔奖获得者,下到各大公司的顶梁柱,我都见过,人和人的差距,常常会是量级的差别。刘东山要是不遇到那个美少年,也不知道自己的本事小,再遇到那位“十八兄”,才知道自己是井底蛙。觉得自己了不起,只能说明见过的能人太少。在“三言二拍”中,常常能读到的民间观念还有: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负心汉会遭报应;富贵运气自有天命;家和万事兴等等,这几条我就不举例子了。总之,这些话你今天也经常听人讲。“三言二拍”中讲的都是这样一些老生常谈的“道理”。说它们老套吧,但其中一些,真的是我们做人该懂的道理,不过其中也有大量偏见和过时的说教。无论如何,它们就是当时老百姓的真实想法,甚至今天这些想法也还有市场。因此读些俗文学,成为我了解老百姓想法的钥匙,特别是理解社会不完美的钥匙。我们不妨再看一下《醒世恒言》中“闹樊楼多情周胜仙”这个故事。故事中的周胜仙是一位花容月貌的少女,她看上了开酒肆的范二郎,谁知父亲极力反对,周胜仙一气身亡。离奇的是,她下葬后遇到一个盗墓的,受尽凌辱却死而复生。一天周胜仙趁盗墓者不注意逃了出来,来到樊楼见情郎范二郎,结果被后者当成鬼失手打死。这样一个故事让人读完之后嘘吁不已。不过如果我们往深了想,中国古代为什么会流行这样的故事,这显然不是歌颂自由恋爱的,而是警示女孩子们婚姻要遵照父母的意愿,不要以为跑到外面的世界就能获得幸福,外面有像盗墓贼那样的豺狼。至于作者安排范二郎失手打死周胜仙,其实也符合过去中国古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社会认知。如果让周胜仙活着,范二郎是娶她还是不娶她呢?读“三言二拍”,我发现私定终身的女子,基本上就没有好结果。今天虽然不至于出周胜仙这样的悲剧,但有着她父亲那种想法的人还不少。同时整个社会的婚姻观念中,对女性远不如对男性那样宽容,动不动会加之以语言暴力。虽然元明时期有《西厢记》《牡丹亭》这种支持青年男女追求幸福的作品,但是也有“三言二拍”中这种大量反对的声音,这反映了当时的现实。这就如同今天,虽然社会越来越进步,但是也有很多过旧观念依旧顽固。小结:今天,我是非常同意我父亲的看法,“三言二拍”的确格调不高。但是另一方面,我倒觉得,这样的俗文学,有辨别能力的读者不妨读一读,了解一下人们思想的多样性,特别是老百姓一些固有的想法。这样就能明白不同成长环境的人,会有不同的思想,从而对他人多一份理解。

三言两拍作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