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历史传奇故事(故城:家乡历史传奇故事-庆林寺和饶阳店裘皮业)

历史传奇故事
点击上方 “微故城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为微故城加上星标,以后找小编就方便啦!

家乡历史传奇故事庆林寺和饶阳店裘皮业作者:李立深
       明朝初期的1399年,燕王朱棣发起了和侄子朱允炆争夺帝位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燕王起兵南下,一路惨害生灵,杀人如麻。
       这天,燕王的官兵涌进了饶阳店村,片刻,便有很多黎民百姓遭到了杀害,村子里的惨叫声不绝于耳。
       工夫不大,几个大臣簇拥着燕颔虎须、八面威风的燕王策马来到了饶阳店东边的庆林寺,而后翻身下马。面对庆林寺和庆林寺塔,燕王略有所思。这时,智能法师刚好从庆林寺里走了出来。
       这智能法师年过七旬,眉发皆白,骨骼清奇,是一位禅机出神入化的高僧。面对燕王和大臣,智能法师双手合十,口念“阿弥陀佛”,而后接着说道:“快请入我方丈,请老衲为大王开解前程。”
       一个上年纪的大臣对燕王说:“佛门圣地,进去听听为好。”
       燕王颔首,和大臣入庆林寺,走进方丈,然后,燕王背南面北而坐,朝智能法师说道:“你讲!”
       智能法师说:“请大王先答应老衲,让官兵在饶阳店停止杀人放火。”
       燕王照智能法师的意思,往村里传令,村里的惨叫声渐渐消失了。燕王咄咄逼人地对智能法师说道:“你要是讲不出个所以然来,我就血洗了庆林寺和饶阳店!”
       智能法师取出纸笔,写出这样四句话:
       由北而南,基业成功。由南而北,大明兴隆。
       没等燕王开口,那个年纪较大的大臣就抢先说道:“快请法师明彰点化。”
       智能法师说:“大王将会在南京取得皇位。过不了二十年,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定会迁都北京。到那个时候,大明会空前强大起来。这里的黎民百姓定会为朝廷尽忠。”说到这里,智能法师取出一套毛色黑亮的裘服,放到燕王跟前。
       燕王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这套裘服送给大王,以备大王今后御寒之用。”智能法师接着说道:“这庆林寺里建有文财神比干庙,比干是裘皮师祖。因此,这一带的裘皮产业非常兴盛,饶阳店是著名的裘皮基地。可以预料,这里今后会制作出更多更好的裘服,作为贡品供朝廷选用,并以多种裘服武装大明守卫疆场的官兵将士。”
       “那好,”燕王接着说道:“我先保你庆林寺完好无损,留下饶阳店大部分人的性命。但你所说的话如果不能应验,到时候可别怪我不客气!”
       智能法师说道:“我佛慈悲,出家人不打诳语。大王尽管放心,老衲的话句句都会得到验证。”
       燕王不再说什么,让人收起裘服,带着大臣们走出方丈。智能法师把他们送到庆林寺门外。
       当晚,燕王的官兵在饶阳店驻扎下来。
       本来,从饶阳店往南二十多里地的一个村里,有人丧母,停灵七天。智能法师带人在那里连日超度亡灵。为了阻拦燕王的杀人和破坏,才赶回了庆林寺。和燕王周旋成功以后,就又连夜赶到了那个村里。
       这个村离南边原赵国武城县治所不远。当时,子游任武城县的县宰,他用礼乐的观点施政,人们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后来,往北二十多里地的饶阳店建起了庆林寺,佛教思想又非常深入人心。因此,这个村一向民风淳朴,人们崇尚礼教,从善如流。
       从地理位置上讲,这里很早以前处于蔡河(运河古道之一)一带,地势低洼湿润,不但庄稼长得旺盛,而且也很适于狐狸、獾、黄狼等野生动物的生长。正是优越的裘皮资源,使这里最早制作出了裘服,饶阳店集市上的皮货,大部分是这里的产品。在长期的裘皮生产中,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裘皮师傅,其中一个叫傅仁的,其手艺的高超和娴熟更是远近闻名。
       第二天,丧主的母亲已丧七日,正待发丧,忽然传来消息。燕王的官兵要进村了。顿时,村里鼎沸起来,人们惊慌失措,一片嘈杂,有些人埋怨孝子,说是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死个人停灵三天也就行了,偏要停灵七天,结果赶上了官兵进村!灵棚下的孝子们也吓得六神无主,面向丧礼主持人,像风吹一样,长长的一溜刷地跪在了他跟前,求他做主。
       丧礼主持傅仁,不但是远近闻名的裘皮师傅,还是很有声望的长者。他看看身旁为丧主超度亡灵的僧人们,在智能法师的带领下,手敲木鱼,口诵佛经,一切照常,纹丝不乱,就更坚定了自己要把丧事办好的决心。他对孝子和众人们说道:“生死有命,现在跑也来不及了,听我的,各复旧位!”本来慌乱了的人们见他稳如泰山,便也安定下来。他趁此布置指挥,法度井然,进退有序,一切很快恢复了正常</font>。只见丧主门外,丧幡高扬,一帮吹鼓手分列两厢,远近族人依次祭拜,鼓乐声不时奏鸣迎客,灵棚下的孝子,哭得昏天黑地。
       起灵的时刻到了,棺木上了丧舆。孝子亲朋放声恸哭。银山雪海,犹如一条银河庄严地向村外墓地倾泄而去。
       这时,燕王的官兵进了村庄,一个个如狼似虎,杀气腾腾,但看到如此庄严的送殡队伍,竟动了恻隐之心,没有一个人前去打扰,更不忍心在这个村里烧杀抢掠。不大工夫,燕王来到跟前,还是那位年纪较大的大臣立刻向前,叩首进谏道:“王爷,古来丧礼最重,天子以孝治国。以臣之见,此村守孝之人甚众,万万不可毁也。”话音刚落,那边一阵哭声随风飘来,军前帅旗忽地倒向一边。燕王微微颌首说道:“看来,在这个地方保留下一个完整的寺院和一个完整的村庄,此乃天意,天意不可违也。”然后搭弓扯箭,“嗖”的一声,朝着帅旗倒去的方向射去,官兵们呼啦啦离开村庄,向箭头射去的方向奔驰而去。
       村庄保住了,村民得救了,是孝子之心感动了燕王,才使该村免遭洗劫,于是,人们便把该村更名为“孝子拦村”(后演变成孝兰村)。
       燕王的官兵离开这里以后,因为这一带变得人烟稀少,庆林寺比以前冷清多了。作为裘皮基地的饶阳店,也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孝子拦村的裘皮师傅们空有一身好手艺,却无法施展。周围的村庄都荒废了,地里长满了野草,到处都是凄惨悲凉的景象。
       1403年,燕王朱棣在南京做了皇帝,即为明成祖,年号永乐。明成祖发布政令,让山西等地的大批移民来到这一带安家。外地人带来了他们的文化,也很想学习当地的裘皮技术。人们一次又一次来到庆林寺,给比干神烧</font>了很多高香,磕了很多响头,但裘皮产业还是很难起步。大家都很纳闷,过去祭拜比干财神,灵验得很,可现在为什么就是不管用呢?
       原来,比干的真神已离开了庆林寺,被王母娘娘叫到天庭述职去了。比干来到天庭已经六天了,但王母娘娘却又不理睬他。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这时候正是燕王发动靖难之役、随后在南京做了皇帝、又往人烟稀少的地方移民的期间。比干看到战乱给人间造成的巨大损失,感到无比痛心,他知道饶阳店一带的黎民百姓非常需要他,不由得心急如焚。
       这天,比干一连找了几次,王母娘娘才答应召见他。比干禀告了自己入住庆林寺以后的情况。王母娘娘耐着性子听完,很不满意地说:“这样一来,天宫倒不如人间了。在人间,无论是天子还是平民,都能穿上裘服了;在天宫,我和玉帝何时有过这样的享受?以前,有不少仙女因羡慕人间,竟私自下凡,以后,如果人间更富裕了,还不都跑下去?你这次回到天宫就不要再下去了,在天宫制作裘服不是更好吗?”
       比干知道王母娘娘有些蛮横。她久居天堂,不察民情,不怜民苦,说话做事很不讲理。但大多时候还是她说了算,连玉皇大帝都拿她没办法。所以对她说话必须婉转一些,必要的时候还要投其所好。他想到这里,就对王母娘娘说道:“禀告王母,小神很想留在天宫,为你和玉帝制作裘服。但我只是发明了裘皮的鞣制技术,而裁剪和缝制裘服的能工巧匠都在凡间。再说,我就是想在天宫制作裘服,天宫也没有裘皮资源。而凡间我所在的庆林寺以南,裘皮资源特别丰富,从那里制作出来的裘服既漂亮又耐穿。你如果让我回去,我会尽快把最好的裘服敬献给你和玉帝的。”
       坐在王母娘娘身旁的玉皇大帝,还是很看好比干的。他听比干讲得合情合理,估计王母娘娘再也讲不出什么理由来了,就向着比干说话了:“按说,凡间的人也是咱的子民,还是让文财神回到凡间去吧!你把他留在天宫,他既不能为民造福,你也永远穿不上裘服。”
       其实,刚才王母娘娘也是为了试探比干。向比干要裘服穿,才是她真正的用意。现在,玉皇大帝这番话正中她的下怀。但她还是故作嗔怒地说:“那就下去吧,但你要好自为之!”
       于是,比干就又来到了凡间,回到了庆林寺。
       还真灵验,正象庆林寺的智能法师所预料的那样,燕王朱棣在南京做了皇帝,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又于1421年迁都到北京。也许正应了那句老话,不打不相识。从此,明成祖不仅对智能法师深感佩服,还把他从心里牢牢地记住了。
       当年,智能法师有惊无险,他凭自己出神入化的禅机和燕王周旋,使整个庆林寺完好无寻,还挽救了饶阳店村大部分人的性命。对此,人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当时燕王追求皇位急切,智能法师的一番话正遂了他的心愿;另一说是,燕王的父亲朱元璋(明太祖洪武皇帝)是穷苦人出身,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那年,亲人大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当了和尚。后又参加起义军,而最终才做了皇帝。也许是燕王对僧人的垂怜之心,才使智能法师免遭杀身之祸。但不管怎么说,当时那确实是惊心动魄的一幕。
       智能法师回忆起当年“靖难之役”的状况,不禁感慨万千。因他对燕王所说的话都得到了验证,人们都佩服他高深的禅机,把他称作活佛。
       孝子兰村的傅仁早就成了智能法师的知己。智能法师称赞傅仁当年的镇定,傅仁回答,他是受了智能法师的影响,智能法师才是庆林寺以及饶阳店和孝子拦村的救星,智能法师却说,也正因为傅仁这样的裘皮师傅没有遇难,当地的裘皮产业才可能得以传承。
       战乱结束以后,政府实施休养生息政策,饶阳店一带的裘皮产业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原来饶阳店只逢五、逢十有集市,并限制在四条街上,后来又增加了集市地点和时间,为了吸引商旅,还让歌舞、戏剧演员到集市上表演。每当集日,人们边看表演边做买卖,极为热闹。
       孝子拦村的制裘师傅们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最高兴的还是傅仁师傅,他平生带出了无数的高徒,但最令他满意的,还是他最近二年收下的两个徒弟。这两个徒弟是一对新婚夫妻,男子眉清目秀,女子美若天仙,尤其是二人身着裘服的时候,更是楚楚动人。他俩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心灵手巧,时间不长,就掌握了傅仁师傅传授给的全部手艺。因为他俩做起裘服来又快又好,人们就把男子称作裘郎,把女子称作裘娘。
       这个时候,由于政府支持,饶阳店一带的裘皮产业逐渐进入了鼎盛时期,周围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裘皮作坊,饶阳店集市上,裘皮店铺鳞次栉比,裘皮服装琳琅满目。到处是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这一带所制作的大批量皮衣、皮裤、皮帽子、皮手套等运进了长城以北的军营,武装了守卫疆场的官兵将士。明成祖非常满意,让地方给饶阳店拨发银两,以资鼓励和奖掖,还特意颁布政令:对庆林寺周围方圆五十里地内的所有裘皮作坊和裘皮店铺,一律免征税银,各官府、驿站要为其提供一切方便。这样一来,饶阳店一带的裘皮产业更是如鱼得水,产品质量愈加精良,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裘服或作为贡品进入宫廷,或随郑和出使西洋的船队远销国外。
       郑和的船队到达各国,都能受到热烈欢迎。船上载满了货物,销路最好的,是丝绸、青瓷碗盘和裘皮服装。他们从各国换回珠宝、香料和药材等土特产。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
       那时候,浡尼、满剌加、苏禄等国的国王、王后来到北京,有的随行人员达500多人。郑和第六次航海时,随同前来的有古里等十几个国家的使臣、商人1200多人,其中包括远在波斯湾的国家。明成祖盛情设宴招待,并把他们送来的礼物陈列在文华殿里,还赠予许多礼物。所赠出的礼物,最受外国使臣和商人欢迎的,就是裘皮服装。
       有一年,苏禄国王率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中,他病逝于山东德州,明成祖要按当地的风俗为他举行隆重葬礼。
       这天,庆林寺的智能法师正在他的禅房里打坐,突然有朝廷的使臣乘快马前来传旨:让智能法师赶往德州。
       智能法师顿首领旨,将所需物件一一打理整齐,身披袈裟,手持锡杖,随大臣走到庆林寺门外,随后,便乘上了地方官员早已备好的官车。
       在郑家口下了车,智能法师随大臣来到运河渡口,上了停泊在运河岸边的官船。官船起锚,扬帆顺流前行,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德州,又坐官车,赶到了苏禄国王的灵堂。
       明成祖派大臣在全国寺庙中挑选了100名高僧,准备为苏禄国王超度亡灵,并要智能法师担当僧刚(管理僧人的僧官)。
       从全国各地来的僧人们很快聚齐,并在灵堂里设好了道场,智能法师拈香三匝,众僧便依序各安禅位。
       主持苏禄国王丧礼的钦差大臣对众僧道:“此奉成祖圣命,各位法师要为苏禄国王超度亡灵七日,由庆林寺的智能法师担当僧刚。汝等定要秉立丹衷,切休怠慢佛事。”众僧双手合十,口念阿弥陀佛。随后,智能法师升座,带领众僧诵经。正是:丧幡高扬纸钱烧,香烟氤氲透云霄。高僧排列诵真经,但愿孤魂吉星照。
       这样接连做了七日佛事,一直到苏禄国王的葬礼完毕(明朝以来,多次修护陵墓,表达中国对这位菲律宾友好使者的悼念之情)。众僧看到智能法师不但禅机高深,而且事事率先垂范,都对他非常敬重,就向皇上写了奏折,要智能法师在庆林寺设坛讲经。皇上准奏。智能法师以旨照办。他讲经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僧人纷纷前来垂听。同时,各地的僧人还进一步了解了庆林寺和庆林寺塔的历史,见证了饶阳店裘皮基地的繁荣昌盛——此是后话。
       德州佛事完毕以后,智能法师就回到了庆林寺。本来,智能法师刚去德州的第二天,比干神就接到了王母娘娘要他回天庭的旨意。可是他想,智能法师不在,如果这几天有什么邪恶或灾难袭来,自己有责任替智能法师为百姓驱邪禳灾,所以,迟迟没有前往。现在,比干神见智能法师回来了,就来到饶阳店街上,幻化了几套上等的裘服,朝天庭赶去。
       比干来到了天庭,立刻叩见王母娘娘。王母娘娘不高兴地说:“你怎么才来?都误了几个时辰了?”
       比干回答:“小神发现凡间有人在做新式裘服,就等了几日。这不,刚刚做好,我就给你和玉帝带来了。”说着就把裘服放到了王母娘娘面前。
       王母娘娘用手摸了摸裘服,脸色比刚才好看了一些,就说:“我也不是单单给你要裘服,我还想要你为我办一件事。”
       ?比干说:“小神愿听王母吩咐。”
       王母娘娘说:“真是怕什么有什么,宫中的一个玉女私自跑到凡间投胎成人了。当时我不知晓,我发觉这事的时侯,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天上一日,地界一年,她在凡间已经二十多岁,还结了婚,就在庆林寺以南的孝子拦村,学会了制裘手艺,叫什么裘娘,经常和她丈夫到你庙里烧香,你不会不知道吧?”
       比干心里一惊,一时说不出什么话来。这事他是知道的,裘娘和她的丈夫第一次去烧香的时候,比干就认出了她是天宫的玉女。但她下凡投胎成人,比干并不觉得没什么不好,并且还为她掌握了制裘手艺感到高兴。
       见比干不回答,王母娘娘就又说话了:“别认为我不知道,什么事都瞒不过我,天庭有千里眼、顺风耳。”
       比干问:“王母想把这玉女怎样?”
       王母娘娘说:“念她是宫中玉女,就不惊动阎罗王了。她再去给你烧香的时候,你就施展法术让她暴病而亡,然后,将她的魂魄摄来见我!”
       比干沉吟着,看了看坐在王母娘娘一边的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对比干说:“你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咱们商量着办。”
       比干说:“俗话讲,‘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亲’。以前,偷偷下凡的仙女,虽然被迫回到了天宫,但心里都充满了积怨。依小神的意思,这玉女既然喜欢凡间,就叫她留在那里,这于她于王母都好。再说,凡间的制裘手艺总得有人传承。她现在已很好地掌握了制裘手艺,我带给王母和玉帝的这几套裘服,就是她亲自做的。如果按王母的意思去做,实在太可惜了。”
       玉皇大帝对王母娘娘说:“文财神说得还是在理的,就叫那玉女留在凡间吧,反正天宫又不缺她一个。你说呢?”
       王母娘娘说:“你们都这样袒护她,我还说什么?我如果坚持把她捉回来,不是又要落孬人了吗?先这样吧!”
       于是,比干叩谢了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就又来到了凡间,回到了庆林寺。
       从此,皇恩浩荡,天地赐福,庆林寺和庆林寺塔以特有的魅力,受到了世人们的青睐。饶阳店一带的裘皮产业因庆林寺和庆林寺塔而繁荣昌盛,庆林寺和庆林寺塔也因裘皮服装的盛名而闻名遐迩。
       比干还是象过去一样,时常登上庆林寺塔,眷顾和保佑当地裘皮产业的兴盛和壮大。有的游客曾在塔顶上碰到过一位老人,说是和比干神的面相一模一样。
作者:李立深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点击免费查找|求职招聘|二手交易|房屋租售

历史传奇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