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母婴学堂

8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财报披露,为何捷信净赚14亿,幸福依然亏损?

2018年由于受网贷平台的暴雷,强监管的大时代,消费金融公司的增速有所下滑,但增资潮和牌照潮依然接连不断;业绩方面有疯狂吸金14亿的,也有亏损1327万的,各路人马,硝烟四起;随着2019无放贷资质的不合规网贷平台大量的清退,消费金融将迎来快速的增长。

捷信净赚14亿拔得头筹,逾期有所上升
3月28日,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披露了2018年度报告。截至2018年底,总资产990.75亿元,同比增长12.73%,逼近千亿大关。
2018年,捷信实现营收185亿,净利润13.9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6.56%。2018年末,捷信贷款余额898.35亿元,同比增长15.29%,成为八家之首,2018年底,招联在贷余额720.14亿元,马上在贷余额389.53亿元。
目前仅捷信一家披露了逾期方面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捷信不良贷款率达3.98%,逾期上升,在2017年末,不良贷款率为3.82%。
纯线上招联落后线下捷信,排行老二
今日,随着招商银行、中国联通发布了2018年年年度报告,旗下合营公司招联消费金融的经营状况也浮出水面,截至2018年末,招联总资产747.48亿元,同比增幅为59.12%;
2018年度营收69.56亿元,同比增幅为67.12%;净利润12.53亿元,同比增长5.37%
主打线上的招联消费金融有可能在净利润方面落后于线下消费金融巨头捷信,痛失持牌消费金融王座,位居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赚钱排行榜第二位。
马上金融保持高速增长,在研发方面连续高投入
据重庆百货2018年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马上消费金融总资产为402.62亿元,同比增长26.61%;营收82.39亿元,同比增长76.51%;净利润为8.01亿元,同比增长38.62%,与上一年相比,马上消费金融的净利润增速有所放缓。
马上消费金融2017年营业收入为46.68亿元,净利润为5.78亿元,较上年的652.2万元增长近88倍。
据年报显示,公司决定出资6.34亿元参与马上消费金融的第三轮增资,认购其5.66亿股股份
年报中也指出马上消费金融围绕零售主业融合“金融+科技”,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持续推动个人消费贷款服务智能化,据了解,马上消费金融自成立以来就持续加码研发投入,目前已拥有近1500多名员工,其中近900人的研发团队,300人的数据分析和建模团队,自主开发了400多套与零售信贷相关的核心系统,包括从账务系统、风控系统、催收系统、ABS系统、到审批一系列的系统工具研发,拥有自带场景识别、人性催收、智能客服、自主获客等能力。
中邮净利润同比大增199%,注册资本金达到30亿元
随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布的2018年财报显示,中邮消费金融截至2018年年末总资产为236.71亿元,同比增长75%;净资产为30.86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199%。
截至报告期末,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对其持有70.5%的权益,于2018年1月18日增资15亿元,中邮消费金融注册资本达到30亿元。
长银五八金融实现扭亏为盈,多名高管变动
3月24日长沙银行发布2018年度业绩报告,长银五八去年实现扭亏为盈,截至2018年末,其资产总额达到30.61亿元,净资产2.3亿元,营收1.07亿元,净利润1106万元。而其2017年是净亏损8096.4万元。
2019年1月28日,长沙银行发布公告称,已收到《中国银保监会湖南监管局关于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批准同意长银五八消费金融注册资本由3亿元变更至9亿元。
不过,在长银五八消费金融注册资本变更后,原有股东及股权比例并未发生改变。长沙银行持有长银五八消费金融51%的股份,城市网邻持股33%,通程控股持股16%。
值得注意的是,长银五八消费金融还于近期发生多项高管变更,李其淦、张世军退出高管行列,杨胜刚成为董事,曹晶、阳勇担任监事。
华融消金净利润下滑88.2% ,1月份刚被罚
2018年,中国华融的发展都深受前任董事长赖小民落马案的影响,华融消费金融过的也不太好,目前注册资本金6亿,资产总额81.52亿元,同比增长19.4%;截至2018年12月31日,华融消费金融贷款总额78.36亿元,同比增长27.1%;净利润1240万元,与2017年1.05亿元净利润相比,同比下降88.2%。
而且华融消费金融今年1月刚领罚单,央行合肥中心支行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因华融消费金融违反央行征信管理相关规定,央行对其开出罚款5万元。
与此同时,央行合肥中心支行还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分别开出1万元罚款。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日期为2019年1月17日。
中原消费金融累计营收5.22亿元,同比增长580%
3月29日,中原银行发布2018年财报,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原银行旗下中原消费金融公司,累计放款人民币237.37亿元,贷款余额86.54亿元,同比2017年贷款余额31.32亿元,增长276%,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22亿元,同比2017年累计营业收入9040.3万,增长580%,不过中原消费金融2018年的净利润数据并未在财报中披露,2017年末净利润为1300万。
2018年中原银行增资,中原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从5亿元增至8亿元,增资后,中原银行持股比例上升至78.13%。
幸福消费金融亏损大幅收窄,第三股东蓝鲸控股没有增资
从神州优车披露的幸福消费金融业务数据来看,只有幸福消费金融一家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已有所收窄。2018年,幸福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相比2017年2848.17万元的营业收入有大幅提升;其在2018年净亏损1327.54万元,而2017年净亏损则为3630.43万元。
在2019年2月26日,河北省银保监局正式批准河北幸福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3亿元增加至6.37亿元。本次增资完成后,张家口银行、神州优车持股比例均有所提升,其中张家口银行持股高达47.10%,接近51%;蓝鲸控股没有参与本次增资。
为什么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差距大?
目前开业正常运营的消费金融公司23家,从股东控股结构看,分为银行系和产业系。
从经营情况看,产业系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增长更可观,为什么呢?
因为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在战略决策方面更依赖于传统银行的体系,大部分是城商行,深居二线城市,决策比较滞后,产品设计和风控策略上也过于保守,对于和一线城市的互联网机构流量合作,场景对接,大数据风控方面起初兴趣不大,在一定程度上错失了这波以互联网流量和场景带来的消费金融发展风口;
而产业系消费金融公司在业务模式合作上更加开放,对于流量合作、大数据风控、联合放贷等新模式方面比较超前,抓住了这次风口,所以规模做的比较大。2018年消费金融有两个关键词:增资频现,牌照紧俏
2018年以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迎来增资大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4月3日,共有1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增资申请获得银保监会批复。
2018年1月,中邮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从10亿元增至30亿元;
2018年3月,中原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从5亿元增至8亿元;
2018年5月,海尔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从5亿元增至10亿元;
2018年6月,马上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从22.1亿元增至40亿元;
2018年9月,锦程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从3.2亿元增至4.2亿元,哈银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从5亿元增至10.5亿元;
2018年10月,长银五八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从3亿元增至9亿元;
2018年12月,招联消费金融从28.59亿元增至48.59,长银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从3.6亿元增至10.5亿元;
2019年1月,兴业消费金融拟将注册资本由12亿元增至19亿元;
2019年2月,幸福消费金融注册资本由3亿元增至6.37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正在运营的23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外,还有13家拟设立或已经获批筹建但未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筹的4家为中信消费金融、金美信消费金融、珠海易生华通消费金融、富银消费金融;已公布拟设立的有四川省唯品会富邦消费金融,海南海银消费金融、江苏苏银凯基消费金融、北京阳光消费金融、翼银消费金融、九鼎消费金融等9家。
从上述还未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出资方来看,参与主体越来越多元化,如中信消费金融为第一家信托公司参与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金美信是第一家两岸合资的消费金融公司。
2017年年底我国居民消费信贷规模达到9.5万亿元,在2017年网贷整治办“57号文”和“141号文”分别对P2P和网贷提出严格整改,2018年消费金融行业增速有所下滑,但伴随着无放贷资质的网贷平台的大量清退出局,已开发出的增量市场会逐渐释放,同时随着国家对消费金融的大力支持和居民消费升级的不断需求,消费金融行业依然会保持强劲的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