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清明寻根–盐镇东村张氏一族的来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公号【鲜衣怒马倚斜桥】
从记事起到现在,大概也就在很小的时候,盐镇东村搞过一次成规模的祭祖活动,看那时候的照片,我哥都还是小孩子一个,何况我们。这是有记忆的唯一的一次关于先祖的祭祀活动。
还有就是大约十几年前的三月初一庙会,村里挨家挨户发的张氏族谱,很厚的一本书,当时由于在外念书,也是匆匆略过,知道东村出过很牛的人才,知道自己是张氏十二世人,也第一次知道老爷的名字。大概彼时阅历经历都达不到,也没有离开过家乡太远,竟然无以体味这族谱对我们的意义何在。
岁岁清明今又至,细雨蒙蒙根何踪?阔别家乡多年,今日又到了祭祖扫墓的时节,心情突然变得异常复杂而沉重,甚至有点喘不过气来,唯有提笔挥洒,或能释放一二。
张氏乃盐镇东村一大姓,作为后辈的我们小时候总是隐隐窃喜,我们张家,我们姓张,我们东张 ,觉得很牛,很牛!如今,盐镇东村张氏一族已经有18世人,如参天大树,一如既往,根深枝繁叶又茂,大有荫及神州之势。
“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参天之木,必有其根;人之有祖,亦犹是焉”,张氏家族得以生生不息,概受先祖之庇佑。
然而,我等作为盐镇东张mer 张氏一族的后辈,可清楚自己的根究竟在哪里,可知道先祖们在刀光剑影中浴火重生的光辉岁月,可体会到他们当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
时至今日,恐怕吾辈大多数仍不知我们盐镇东村张氏一族的迁徙史,更不知先祖祠堂何在。何以问心无愧,何以心安理得?难道我们仍然希望如宿命般的接受一切存在即是合理的,不去探寻?看则荒唐,实则无奈。
这得感谢我们盐镇东村有识之士张氏十二世的龙海,十三世的绍谦、宾子,铜子,乐亭,德续以及盐镇大寨的裴耀伍老先生,还有新乡的张氏文化研究学者张建华,是他们不辞辛苦,历经数载,辗转山西洪洞、河南新乡、濮阳、巩义等地,经反复论证、严谨考究,为我们揭开了先祖们隐忍的那段可歌可泣、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历史,最终完成了认祖归宗,才令吾辈及后人不再产生羞愧之憾。(有民谣曾说,寻根要到何处去,山西洪洞大槐树。我们祖上曾也怀疑过是来自山西洪洞,后来经过多方考证给予否决。)
历史追溯到377年前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岁月。
敲到这里我的心开始滴血,我想起了好多年前看过的那篇【宋亡之后再无中国,明亡之后,再无华夏】。是的,一切悲情故事发生在明亡之后,崇祯帝吊死煤山,满洲八旗铁骑入关。
中原自古繁华,素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乃兵家必争之地,当年清军入关能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怎么能饶过中原这繁华世界,于是便有了多尔衮发起的中原之战。然而做为华夏文明起源地的中原汉人怎能屈服于满人“剃发易服”“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统治?让他们变节,背叛,怎么可能?
为了对抗清廷,为了维护气节。河南巩县展开了一场县城保卫战,地方百姓自发组织民兵对抗清廷。双方苦战,清军伤亡惨重。但终因寡不敌众,地方兵民败北,首领张冠治居家遭下灭顶之灾,满门犯剿并株连九族。从此张氏一门沦为清廷重犯,四散隐遁逃命,堂兄弟数十人携家眷逃命不知所终。
当年逃命的张冠治一门九族至亲大多已经认祖归宗,唯有张冠治的堂叔张尔良(带有一子张秀),另一堂叔张尔恭(带有两子张忠和张孝),这两个胞兄弟遥无音讯,下落不明。
后经长时间多方考证、去疑存真,张尔良、张尔恭与盐镇柏树园张氏始迁祖张运德(有一子张进)、张从敬(有两子张凤彩和张凤翔)条件极其吻合。
自此,可以得知,盐镇东村张氏先祖原名为张尔良、张尔恭二人,乃河南巩县(今巩义)人氏,在清初顺治年间到盐坡头(今盐镇)落籍,实属躲灾祸避无奈之举,故而始祖二公对自己的身世一直不外露,也没有自己的宗祠。这也是吾辈对此无知的重要原因。
而巩县的始祖为张权子(1164-1238),名拭,字汾阳,配偶为景氏,生二子,张恩和张忠,为今天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牛杜镇人。大金泰和年间为解州(今运城)盐铁官,故名盐监张公。1231年元兵南下,为躲避杀戮,携家眷渡黄河辗转数百里最终在如今巩县神提里圈子村安身。
因此,盐镇东村张氏一族祖籍确切为山西运城上官庄五门乡,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牛杜镇,而张氏祠堂就在今天的巩义县米河镇双楼村。至此,一部较为完整的族谱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尘封的历史被揭开,此乃张氏之幸,吾辈之幸也。
时至今日,盐镇东村张氏后人早已遍布大江南北,各行各业尽出人才。但万物不忘其根,无论我们身处何方、身居何职,都不要忘记先祖的阴德护佑,做一个不忘本的张氏后人。
写到此处,停笔。
对着自己的先祖只能说句,后世子孙阅历有限,经历有限,写不出大气的祭祖文。
只能在今日,借此清明之际,白话文一篇,让盐镇东村张氏的后世子孙们都能借此知道先祖的来历,树高千尺难忘其根。不知道根在何方,哪能继往开来,每一个盐镇东村张氏的都可以扪心自问下,清明祭祖,我们甚至没想过去了解自己的祖在何方。我们实在是无知的一代。祖辈父辈们尚能拖着年迈的躯体多方走访考证,我们为什么从未想过为我们的祖做些什么?
看那段历史,战火纷飞,兵荒马乱,先祖们铁骨铮铮,守着华夏文化,虽然最终避难此地,从此落地生根,繁衍生息,才能有了今日将近4000人的盐镇东村张氏一族。西北望,射天狼,作为张氏第十二世的我此刻是多么的骄傲和热血沸腾。我们寻根,我们终于找到自己的根,我们明白了来往何处,才能更好的去往何方,看历史,一辈辈的先人们在这片土地踏实务实农耕播种,教育后代,孝顺老人,邻里和睦,柏树苍苍。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反思,我看张氏族谱,抗日战争时期出过一位叫张百岁的,黄埔军校毕业,投身从戎,盐镇走出,沿着先辈的足迹,为民而战,热血洒疆土。我们是多么的自豪。
看今日,东村张氏吾辈众人,理当效仿先祖,谨遵张氏家训祖训,行规到矩,宗扬长门。为有让我们如此自豪骄傲的先祖。
清明时节,本应沿着北岭的小路走上去,驻足先祖碑前,三跪九拜,寄托哀思,无奈身居他乡,无法归去,借此文,遥向北望,泪洒一抔黄土。
附:
盐镇东村张氏第十世的张琦老先生,作为旧社会张氏唯一的秀才,教书先生,曾写过手抄本的张氏族谱,不知今日流落何处,无缘拜读。
盐镇东村张氏第十三世德续在2016年曾写有【盐镇东村张氏族源觅踪】一文,里边更为详尽介绍了盐镇东村张氏一族寻根的详细细节,此处空间有限,如有需要可以私信我,我会发给你。
另外盐镇大寨85岁的裴耀伍老先生曾为【盐镇柏树园张氏认祖归宗纪实】写了序,裴老先生学识渊博,骈散结合,看的我等热血沸腾,苦于古文修为有限,难望其项背。在此,谨代表盐镇东村张氏族人表达对裴老先生的深深致敬,更让我辈汗颜,我等张氏几千人,连能为自己族谱写序的都没有,反思之后,自当更加努力。
另,昨天本意是想着清明,写篇怀念祖父的文字,在搜集资料的时候脑海里就想着寻根问踪,昨天搜集了一下午资料,在此多谢东村十三世的德胜(我和其儿子峰峰是小学同学,在此直呼其名,抱歉。我们家辈分太高了)提供的很详细的关于先祖的资料和张氏族谱的详细照片。
另,还有十三世的希伟,非常感谢,写着写着这个沉重的话题突然写不下去了,多谢希伟后期的整理和润笔,还有意见提点。
另,还有十三世的小强,提供给我的祭祖相片。非常感谢。
疏漏之处,望各位族亲提意见。
我张氏族谱,时隔十年再次看到。

1999年东村张氏祭祖的盛况,看照片中人,个个熟悉面孔。我还看到了站在边上穿着红色衣服的我哥,好小好小的样子。而今,我侄子都有这么大了。
2016年农历的八月初六吉日,我宜阳盐镇张氏一门代表自费去了巩义,图为巩义张氏祠堂,时隔300多年,我盐镇张氏终于找到了其根所在,终于进行了认祖归宗仪式。
从左至右张乐婷,宾子,裴耀五,张龙海,铜志,德续—–2016年农历8月初六
什么利刃堪割水,哪里的利刃能割亲情,说不尽当年先祖的辛酸往事,道不完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可喜可贺,巩义双楼终认祖。

我盐镇东村张氏运德从敬二公开始,分支往下,族谱里,我刚看了,无奈空间有限,不能一一上传,谁要谁家的可以微信我。
从敬,凤彩,敏正,贵星,琳,子厚,广道,清瑞,相府。
在这张图片里看到了自己祖先先祖高祖曾祖的名字,我很兴奋,激动的眼泪要出来,32岁的人了,第一次知道先祖的名字是哪两个字。
不肖子孙。
盐镇东村柏树园西门张氏第十二世孙 手沐
跪拜 敬上
公元2018戊戌年4月5日 时序清明
作者 : 鲜衣怒马倚斜桥,85后伪文青一枚
爱吃 爱玩 生活态度汪洋恣肆
始终坚信生活要有仪式感
因为我们负重前行 更要努力的过好每一天
投稿 约稿请联系:13615798657 微信同号
长按下方二维码可关注【鲜衣怒马倚斜桥】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