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相如作家】成金洺|?||读懂曹操 渐渐变老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
编者按:心中有远大理想,有人生目标,向着目标而努力奋斗,不畏艰险,不畏困难,不畏挫折,终能成功。这正是曹操的所作所为,他毕生致力于天下统一,并为此而奋斗了一生。在那星光灿烂的历史长河中,让我们再一次去感受曹操,感受曹操的胆识、智略、有理想,用自己诚实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那么你将天天收获快乐。
读懂曹操 渐渐变老 作者/成金洺 少不更事,看《三国演义》替古人担扰,总以为刘备是忠臣,而曹操是大奸大恶之人。但也有一些疑问,为何刘备在汉献帝还在世时却称了帝,而所谓的奸贼曹操反而为汉献帝打了一辈子工。接近年老,再细细品味陈寿的《三国志》,才知道曹操是大大的英雄,致力于天下统一而奋斗了一生。 五十而知天命,到了这个年龄,大多读过许多书,走过许多路,才知曹操南征北战,纵横捭阖一生,绝非《三国演义》可以盖棺定论。此书很明显抑刘贬曹,把曹操统一北方的贡献一笔代过。特别是曹操的”唯才是举”,打破传统的士族观念,举贤任能,使一大批人才脱颖而出。他大量兴修水利,利用士兵屯田,促进了北方的农业生产,为天下统一奠定了牢固的经济基础。
演义里的事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把曹操的英雄形象丑化成”乱世之奸雄”,甚至借别人之口说出:”宁可天下人负我!”诚然如此,曹操一直重用人才,即使敌营中的降将也能量才录用。生活中的黑与白,是与非,对与错,很多时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风景就不一样。有人说好时,也许只是凭个人臆测而已。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未明初,很明显带有个人色彩,有其成功之处,也有不尽人意之处。 一、唯才是举,任贤用能 乱世之秋,群雄纷争,谁有实力,谁就有话语权。曹操能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主要得益于他的唯才是举,任贤用能,实力渐渐增强。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听说许攸来降,来不及穿鞋,便赤脚迎了上去。当时曹操的实力比袁绍差得多,官渡之战是双方的生死之战,谁胜出谁就统一了北方。许攸不负厚望,出奇计欲烧毁袁绍的粮草。曹操说干就干,亲自率领五千精兵去达成奇袭的效果。袁绍听说自己的粮草被焚毁,气得口吐鲜血,不战自败,曹操终于统一了北方。
曹操非常重视人才,对郭嘉的信任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郭嘉果然不负厚望,屡出奇计,算无遗策,为曹操统一北方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惜的是,天妒英才,郭嘉英年早逝。郭嘉死后,曹操悲痛不已,常常为此痛哭。特别是赤壁之败,更加思念郭嘉。可以说,曹操与郭嘉的关系,既是上下级,又是好朋友。正因为曹操非常重视郭嘉,便成功引凤筑巢,使得帐下”谋士如云,战将如雨”,人才济济,为三国最终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曹操知人善任,用人不拘一格,把人才用在最关键的地方,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曹操西征张鲁,在东线必须采取守势,防止东吴孙权趁机抢夺合肥。合肥的安危,关系到全局的胜利。到底是谁守合肥最放心呢?李典、乐进曾跟随自己南征北讨,立下赫赫战功。但两人的全局观念不太强,只适合于防御作战,而张辽身经百战,有较强的全局观念。因此,曹操便把守合肥的重任压在了张辽的肩上。张辽果然不负厚望,逍遥津一战大败孙权,使得江东再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二、化敌为友,实力大增 放得下仇恨,拾得起宽容,能化敌为友,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才是最聪明的做法。曹操多次化险为夷,使用了高超的政治智慧。西征马超,险些被马超活捉,但利用离间计,使韩遂与马超反目为仇,最终彻底打败了马超。南下荆州,使其不战而降,大大地减轻了人民的痛苦,并笼络到文聘等人才,使荆州在很长一段时间解除了战乱之苦。特别是成功破解孙刘联盟,值得大书特书。关羽水淹七军后,威震华夏,一度迫使曹操想迁都。但曹操又认为有机可乘,孙刘联盟并非铁板一块,孙权时刻有袭击荆州之意,而关羽是顾头不顾尾。
大意失荆州,不是大意所失,而是一定会失。荆州乃四战之地,根本是无险可守,曹孙两家都有争夺之意。事实上,曹操当时占得荆州的三分之一,而孙权占得三分之二。孙权为了祸水引刘,暂借荆州与刘备,实际上是把刘备当枪使。正当曹刘在襄阳打得难分难解之际,见利忘义的孙权便背后一刀,彻底打败了关羽,终于让荆州又回到了孙权的手里。更重要的是,孙权只好又向曹操称臣,由敌人变成了朋友,彻底瓦解了孙刘联盟,曹操兵不血刃,反而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人生之难,在于放得下刻骨仇恨;人生之贵,在于拾得起宽容为怀。不以一时的过错而否定一个人,而是把他化敌为友,以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对于屡降屡叛的张绣,曹操恨不得剥他的皮,食他的肉,因为在张绣的反叛过程中痛失爱将与爱子。英雄之所以为英雄,是因为站得高,看得远。杀一个张绣非常简单,而真正要让千千万万个张绣都投降过来,那才是不杀的真正原因。正因为放过了一个张绣,才有许多个张绣为其效力,如张辽、张郃、庞德等都来自敌对阵营,但都能誓死效力,这才是曹操不杀张绣所取得的最佳效果。 三、独具慧眼,智略超群 忍得下屈辱,守得住底线。曹操一生致力于追求国家的统一,南征北讨,立下不朽功勋。但曹操从不骄傲,知道自己姓什么,也从未想到要把汉献帝赶下台。对于群臣的劝进,直接拒之于门外;对于孙权的劝进,也是一笑了之。演义毕竟是演义,把曹操的奸雄形象跃然纸上。其实,在那乱世想称帝的人多如牛毛,先有袁术,后有刘备、孙权等。若曹操想称帝,那只是顺手牵羊的小事。对于汉献帝多次想杀掉曹操,曹操也只是戒备而已,如果换成是董卓、司马昭等,汉献帝早已成了刀下冤魂。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并不是自己想去霸占那个位置,而是努力让其他人都不能去占那个位置。试想,没有曹操的不懈努力,天下不知有多少人去称王称帝。
独具慧眼,抢占先机。演义中的褒刘贬曹,让我们一看曹操便是奸贼形象。其实,曹操是个大英雄,是个毕生追求国家统一的大英雄。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曹操之前,先有董卓之乱,董卓不仅仅是挟天子,而是直接换掉了天子;后有李催、郭汜的挟天子,差得把汉献帝饿死。当时,最有资格挟天子的是袁绍,而袁绍嫌天子在手里碍手碍脚,近在咫尺都不想去挟,而是在河北抢夺地盘。唯有曹操千里迢迢去迎天子,终于把汉献帝抢在手里。曹操始终以汉臣自居,对汉献帝毕恭毕敬。试想,假如汉献帝在刘备或孙权那儿,他俩对汉献帝的态度能比曹操好吗? 其实,衡量一个人的品质,不是看演义给予他的评价,而是看他真正干了什么?陈寿的《三国志》对曹操评价甚高,历史上也对曹操评价甚高,唯独《三国演义》对其评价甚低,始终是奸贼形象。试想,曹操的儿子曹丕如果没有称帝,那么曹操又是什么形象呢?一个人能够始终守住自己的底线,终为汉臣,比后来的刘备和孙权强多了。忠奸的虚名皆是外名,皆由他人所定。曹操一生都无愧于心,更无愧于汉室,毕生都在致力于天下统一。纵观曹操的一生,南征北战,救黎民于水火,扶汉室大厦之将倾。然而,他一生的真心,却终被后来的现实所辜负;他一生的努力,亦被后人所误解。 功过是非,后人评说。他的是非,争论千年未曾休止;他的曲直,历经百世莫衷一是。悠悠千载功过,留与后人评说。读懂了曹操,自己也渐渐变老。
作者简介
成金洺,四川蓬安人,笔名:千里马,深研国学,精通易经,博学多识,与人为善,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问结果,只管耕耘,热爱生活,敬重朋友。
【相如作家】编委
总 编:成金洺主 编:苏 伟审 定:唐健雄编 委:成祖耀 董志平 胡华文 陆楷明 铁 裕 彭 鹏 唐贵宗 王良炬 王亚林顾 问:周联合 唐健英 李良飞 刘国栋 任文虎 罗 华
稿费事宜:赞赏10元以下(含十元)归平台,10元以上一半归作者,一半归平台留作运作费用;阅读量一千以上再奖励10元。自文章发表后一周发放稿费。投稿须知:《相如作家》公众号,专注于诗歌、散文、历史、哲学、国学等,面向那些有丰富阅历,习惯于独立思考,始终坚持原创,欢迎善良且有德行的作者踊跃投稿。字数必须在300字以上,严禁抄袭和一稿多投。
投稿微信:cjm159286598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赞赏随意,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