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慈“悲”为怀

“悲”是形声字。从心, 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说文》:“悲,痛也。”
字形从甲骨文至楷书没有变化。
《乐府诗集·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悲是痛心之义。
清代林觉民《与妻书》:“故遂忍悲为汝言之。”悲是悲哀之义。
《汉书·高帝纪》:“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後吾魂魄犹乐思沛。”悲是眷念之义。
宋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伟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悲是慨叹之义。
《吕氏春秋·察今》:“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悲是可悲之义。
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悲是悲愤之义。
佛教所说的“慈悲心”是大乘菩提心,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慈悲有三种:一是生缘慈悲,就是看待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这是凡夫的慈悲。 二是法缘慈悲,是开悟诸法所起的慈悲,是菩萨之慈悲,又称中悲。三是无缘慈悲,为远离差别之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对之慈悲,这是观音菩萨所发大愿,称为大慈大悲,是大慈悲。这三种慈悲合称为三缘慈悲,所以慈悲心即是佛心。
战国后期,秦国灭掉韩、赵、魏、楚等国之后,燕国也面临着危险,燕国太子丹广结贤能准备与秦作最后的抗衡。
荆轲和高渐离都是太子丹的幕宾。荆轲原为卫国人。高渐离是燕国人,以屠狗为业,善于击筑(古代一种打击乐器)。荆轲与高渐离交情深厚,荆轲嗜酒,天天与高渐离饮酒。酒酣之后,高渐离击筑,荆轲伴随筑声歌唱,慷慨激昂,酣畅淋漓。
这时,燕太子想刺杀秦王,让荆轲假装进献燕国地图,将匕首藏于图卷中,待秦王看图时取出匕首将其刺杀。临行前,燕太子丹带领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荆轲高声吟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场面悲壮。刺秦失败了,荆轲被杀。高渐离闻讯后恸哭,并发誓报仇。秦王抓到了高渐离,剜去他的双眼,还让他为自己击筑。高渐离偷偷地把铅灌在筑内,大大地增加了重量,乘秦王听得入迷的时候,把筑扔过去砸秦王,但没有击中,最后被秦王杀害。后来,”击筑悲歌”这一典故用来形容侠义之士的慷慨豪放行为。
常用词语:慷慨悲歌、大慈大悲、悲欢离合、悲哀、悲凉、悲痛、悲壮等等。
请欣赏“悲”字书法作品:
撰文:曹善华
书法作品及范字书写图片提供:曹善华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