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李广智 | 高原神灵 (散文) (主播:心语)

高原神灵 (散文)
文/李广智
主播/心语
高原神灵 (散文)
文/李广智
一年,我与原西藏阿里军分区政委丁德福走新藏线上阿里高原。需要说明的是,阿里行政上归属西藏,军事上归属新疆。这是块31万多平方公里的地方,比内地好几个省加起来的面积还要大。这里的海拔一般都在4000米以上,最高的达到6000米以上,这里的氧气含量还不足平原的一半,不少的地方是无人区,生存环境十分恶劣。
过界山达坂时,在一处较为平坦的地方堆了一堆石头,丁政委说一定要下去转一转。那个“转”字说得特别郑重,像有什么重大事情要发生似的。我被丁政委小心翼翼地扶下来,盖因为这里的海拔超过了6000米。而在昆仑山上,“界山大坂尿过尿,班公湖里洗过澡”,都是被视之为英雄行为的。界山达坂撒泡尿,也许你再也就站不起来了;班公湖里洗个澡,可能你就再也上不来了。脚踏到地面上,有种踩到了棉花包上的感觉,且脑袋里像灌进一瓢温吞水,有点发蒙。我看到,一队藏族老乡,在围着那堆石头转圈,双手合一,口中念念有词且特别缓慢,三圈转完,又把一条条宽长的白丝绸系在石头上,囗中诵经不止。我知道,那就是哈达,是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我有点不好理解,不就是一堆石头吗?石头还需要祝福?丁政委说,这就叫转经,也叫转赞。不是手机上的那种赞,这里的转赞可是大礼拜,很隆重的。这一堆石头,都是一块一块“赞”出来的,经年累月,才有了这一堆石头。藏族人称之为″玛尼堆”,还有那五颜六色的经幡哈达,都是有说法的。转一回经,飘一条幡,垒一块石头,百条千条,百块千块地堆积起来,就产生了“赞”。“赞”,就是神灵,护佑苍生的神灵。
我有点吃惊地望着丁政委,想说,这不是迷信吗?但终没能说出口。丁政委看出了我的疑惑,说,想必你想说我们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吧,但世态人心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能成为昆仑山上的一个“赞”,一尊神,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咱们也得转一转,转完了回到车上,吸点氧,咱们再细说从头。
从界山达坂往下,丁政委讲的就都是“赞”的事。他说,所谓“赞”,原本是一种很古老的土著神灵,此神与其他许许多多的神灵素无瓜葛,皆由当地的王侯、英雄或具大悲愤之人死后变化而来。由于夙愿末偿,他们的灵魂既不能升天也不能入地,而只能留在原处护佑过往生灵。故,生人一般会专设一处祭坛“玛尼堆”,供信徒们转经朝拜。因为此“赞”只对人的生前有意义,从″县官不如现官”的观念计,朝拜尤盛。丁政委郑重地说,界山达坂上的这尊“赞”,就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名叫牛建新。在新疆,叫建新的太多了,不限于汉族人,有的维吾尔人也叫这个名字,如果统计一下,足可以编一个师。
“建新”就是建设新疆的意思。一年,这个叫牛建新的汽车兵往阿里部队运送给养在界山达坂上遭遇了特大暴风雪,困陷在深雪里。与之一起困在这里的,还有100多名藏族老乡,饥塞交迫,生命危险。牛建新把车上的军用罐头全部卸下来分发给老乡,又把油箱里的油引流出来一部分,点燃了两堆火给他们取暖。雪过风停之后,老乡们都安全地下山了,牛建新的车却发动不起来了,他独自一人在达坂上坚持了3天,最后竟在界山达坂的深雪里“转”世了。不久,这里出现了一匹黑狼,对月而吠,发出奇异的叫声。按照藏俗,这就是转世的神灵“赞”。于是,这里开始有了第一块有灵性的石头,之后日积月累,石头与哈达交织,赞歌与哀曲并出,于是就有了这一堆地理标志性的玛尼堆。丁政委流下了泪来,他动情地说,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信神圣。海南岛有一座解放军庙你不会不知道吧,那是老百姓自发地建起来的,这与界山达坂上的玛尼堆有什么区别吗?这是底层老百姓的一种信仰。上层阶层的信仰会变来变去,但底层老百姓的信仰特别牢固,他们信奉的是万物有灵,他们到了哪里,就在哪里立神,每一个地方,都有老百姓自己独特的神灵。这种信仰,像阿里高原上的青稞一样,一茬一茬地长,但支撑他们精神的底色却少有变化。这就是他们的″赞”,他们的神,与迷信无关。
初审:郑香颖 复审:屈锟

作者简介:李广智,陕西宝鸡贾村原人氏,从軍40余年,军旅作家,著有长、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91部,影视作品多部,电视剧《沙海老兵》、电影《风雪狼道》、《大雪谷》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十一套、十四套播出和全国院线上映。近有《从头再来》丛书12册出版,中国传统文化出版研究院秘书长,新疆乌鲁木齐作家协会副主席。多部作品获全国奖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现为新疆泰能心理传统文化传播人。炎黄文学社理事、副社长、签约作家。
【主播简介】心语,原名靳军红,陕西省宝鸡市某事业单位职工。性格开朗,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喜欢唱歌、跳舞、户外运动、贴近自然。恬静优雅不失灵动的女子,用灵魂倾听,用声音描绘。希望在“有声”世界里结识更多的朋友,领略语言的魅力。炎黄文学社注册签约主播,平台编辑。
郑重申明:本文由作者本人提供,并对此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如果还想看到这样的好文章,请扫描二维码,关注”炎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