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作家地带签约作家 ? 马振福专栏】当 兵 人 的 故 事 /马振福(吉林)

当 兵 人 的 故 事
文 /马振福(吉林)
十八去当兵,归来已不惑。在军营摸爬滚打了二十余年,部队与我,已如植物与土地,鱼儿与大海,命运相融,情缘相牵。沉淀于记忆里的,除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以及抢险救灾那些铁血画面外,还有一串串当兵人的日常故事,不时撩动我的心扉,夏草般在我心灵的土壤上勃勃生长……离家那一刻高中毕业那年,我在父母不太情愿的状况下,自作主张地报名参军。体检、政审出奇顺利,也许此生真的与军旅有缘?要知道,我可是八月一日的生日,这一天是南昌起义纪念日,也是伟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与生俱来的缘份,看似巧合,又何尝不是天意?征兵时节虽是寒冬,我的自信心却已热得有点爆棚。终于过完最后一道关卡,应征的新兵要开拔了。我穿着刚发下来的肥大军衣军裤,跟在同样衣着宽松、个头参差不齐的“准战士”队伍后面,登上了部队派来的军车。汽车启动瞬间,扭头看见母亲正站在送行人群的角落里抹眼泪。突然地,感觉鼻子有些酸楚,眼角儿似有热的东西在打转。此时,才真正感觉到离家的艰难与不舍,才体会到告别父母的孤单与悲凉。但参军信念的执着,还是很快压倒了一切。在广播喇叭高分贝播放的乐曲声中,我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家乡。曾经问过自己,为什么如此热切地想去当兵呢?回答是内心的向往,对部队生活的向往;当然,也是拓展自己人生的空间,到军营见见世面。我们那一代人,大多从小就对军营怀有憧憬,特别羡慕军人那一身帅气的绿军装。有了机会,当然是不能放过的。温情老班长载着新兵的汽车一路开到省城,在一个军营大院停了下来。下车,集合,分配名单,又一队队被领往不同的新兵集训地。我有幸被留在了这个大院,到一个停满卡车的连队接受集训。后来知道,这个大院归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四十六师——一支前身可从八?一南昌起义滚滚洪流中找到身影的老部队。新兵集训是紧张艰苦的。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我们却只能用深井打上来的冷水洗漱;那时受经济条件限制,部队伙食也很差,吃的粗粮多、细粮少,蔬菜极为珍贵;每天反反复复的训练,体力消耗几乎到了极限。苦和累导致新兵思乡的感觉越来越浓烈。老班长告诉我们,新兵集训是普通青年成长为合格士兵的必经过程。他用父兄般的温情,消解我们想家的心痛。早上五点半,天还漆黑,出操的号声便会准时响起。当我们极不情愿地揉开朦胧的睡眼,发现老班长已不知何时悄悄起床,正顺着大通铺一个个叫醒还沉浸在梦乡的兄弟。记忆里,好像只有父亲母亲这样既坚决而又柔声地叫醒过我们,刹那间便有了一种家的感觉。但老班长又很苛刻,要求我们两分钟之内必须穿戴整齐,跑步出门。新兵集训期间,营里三次组织夜间突击紧急集合,我们班没有一人迟到或掉队,得到连首长在全连大会上表扬。此时,我们才明白老班长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他言传身教的功不可没。到部队头三个月,新兵是不发领章、帽徽的,因为我们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士兵。吃饭时,戴领章帽徽的老兵排队打菜,每人一份;新兵则十人围坐一桌,吃合餐。不堪回首的是,我们这些新兵蛋子们,做事儿不太行,抢菜吃倒个顶个是能手,大半盆菜很快就吃光了。老班长看在眼里,一声不响地走过来,把还没吃几口的菜全部倒在盆里,自己则只靠几块儿咸菜下饭。班长每天带新兵训练,体力消耗比我们还要大,往复几次,这菜我们还好意思再去抢吃了吗?于是,大家也都学得绅士起来,似乎懂得什么是谦让了,合吃的菜盆儿从此再没出现见底的情况。七十年代中期,全国人民生活还不太富裕,花生米亦算稀缺之物。每隔一段时间,老班长会变戏法般拿出一个白色小布袋,把里面已经炒熟的大粒花生米分给新兵们。我们这些馋鬼,吃得香甜,吃得恣意。后来才得知,这些花生米,是老班长未婚妻从家乡特意邮寄过来的,花生虽小,情意绵绵;每一粒花生里面,饱含的是未婚妻对老班长那浓浓的爱意。无意中,我们充当了不恰当的分享者,但也由此体会到了老班长那父兄般的博大胸襟。说起来,老班长其实并不老,当时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只比我们早当了两年兵。这两年兵的差距,使老班长成熟得令我惭愧,高大得令我仰视。这辈子可能会忘了很多人,老班长的形象却永远深藏我心。他是那个年代部队中千百个带兵班长的缩影。传统班务会部队是所学校,更像一座熔炉;它能把一个不够完整的人打造得趋于完整,能把一个身有弱点的人冶炼得趋于刚强。新兵集训结束后,我们被充实到不同连队,过上了真正的军旅生活。部队有个传统,就是每周日下午三点要召开班务会,由班长主持,每人轮流发言,总结一周工作,汇报下周打算。入伍前,我自认为头脑还算聪明,但弱点是言语木讷,不善表达,班务会上的发言就成了我的鬼门关。开始时,我都是选择最后发言,盼望前面的老兵们说话啰嗦一些,把开会的时间耗费光,到我这儿就不用发言了。事实证明,这不过是个不太美丽的幻想,因为班务会的目的之一,就是锻炼大家的表达能力,每个人机会平等,不发言是过不去这道坎的。班长见我发言不主动,就干脆直接点名。用他生气时的话讲:“就算你是个哑巴,我也要逼你说话”。没办法,我就硬着头皮发言,刚讲两句就没词儿的时候不少。还不让照本宣科,有一次班长甚至直接把我的小本子没收了。我倒是挺执着,小本子没了,就把要说的内容写在纸上;不让照着念,我就下点功夫背记下来,因此牺牲了不少休息时间。说来奇怪,经过若干次的脸红、尴尬,我竟慢慢学会了放松心情,说话不那么紧张了;一年下来,居然还讲得有些头头是道了。真感谢老连队那位负责任的班长,他是在有意识地培养我们的能力;当时虽然吃了不少苦头,但获得的益处终身受用。随着年龄增长,我后来在部队和地方先后担任过一点领导职务,不同场合有时也要发发言、说说话,虽无什么高谈宏论,却也从没掉过链子。班务会这个最初始的演讲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整个的人生道路。其实,只要你努力,部队处处是学习的平台,成长的园地。一个合格军人的生活能力都很强,这不是自夸,是实实在在的本事。这种本事是由干部们、班长们、老兵们手把手一茬茬传授下来的。比如钉领章、缝被子,开始根本做不来,老兵们就从怎么纫线、怎么拿针教起,直到你能够自己操作为止。我们当兵头几次拆洗被子,都是老兵或班长们帮助缝上的;等我们当老兵了,再去帮助新入伍的兄弟,这种传统和情谊,绵绵不绝。在部队期间,我还学会了上灶做饭。有一年大年三十,全连会餐,我负责掌勺,熘炸烹炒,十几个菜,端上桌后大家吃得不亦乐乎,评价着实不错。凭借这点儿底子,就是到今日,家里来了客人吃饭,往往我也是制作酒席的第一责任人。军人也爱美爱美是年轻人的天性。军人爱美,有时显得很独特。我们当兵那个年代,军服相对来说比较简朴,冬装是涤卡布,夏装是的确良。但在当时看,一身草绿色军衣,配上红领章红帽徽,还是相当威武帅气的。大家都很爱美,训练和劳动结束之后,总是及时把军装洗得干干净净,穿得整整齐齐。这即是军容风纪的要求,也是青年人爱美的体现。在部队发给我们的服装中,只有一件东西不太讨战士们喜欢,就是作为内衣穿着的白衬衫。这种衬衫为传统的棉纺布料制成,做工粗糙,颜色发黄,布面上带有微小棉线疙瘩,穿起来不好看,也不舒服。相反,当时社会上已经开始流行的确良面料的白衬衫,质地精细,颜色纯正,做工也很考究。偏偏部队对着装又有严格规定,战士一般不准购买地方的衣服穿。战士们对的确良衬衣都羡慕死了,却只能干瞪眼看着。怎么办?还是老兵们点子多:不让买,咱们自己改造啊!发下新衬衣后,他们先不急着穿,而是买来漂白洗衣粉,把衬衣放在脸盆里,用水和洗衣粉泡上几小时,再不断地使劲揉搓,晾干。反复几次后,衬衣上发黄的颜色就逐渐退去了,变得很纯正的白;表面上的小疙瘩也渐渐磨平,看起来漂亮多了,穿起来也更舒适。这样处理过的衬衣,洗的次数越多,越显得通透、平滑、清白,漂亮程度完全不次于众人追捧的的确良。热天里,战士们劳动或训练累得满身汗水,脱去外衣,挽起袖口,一件精致的白衬衫会让他们产生更多的自信和满足。事情常常表现为正反两面。白衬衣反复漂洗后,看起来固然养眼多了,但棉纤维却免不了受到伤害,耐用程度明显下降。有的战士衬衣穿了不到半年,脖领就会出现裂口,打补丁影响美观,扔掉了又实在可惜。况且,部队每年发给战士的衬衣只有两件,破损率太高,战士的内衣会入不敷出,后果尴尬。真佩服那些老兵们,他们有一双神奇的双手,领子出现裂口后,他们会轻轻地用针挑开衣线,把衣领拆下来,翻个面儿,再细心地缝上去,转瞬之间,化腐朽为神奇,一件看不到瑕疵的衬衣就修补好了。这精明的思路,过硬的手艺,曾令我们这些新兵拍手叫绝。耳濡目染中,这些手艺又很快被我们所掌握,成为向另一批新兵显示的资本了。军人爱美,总是立足现实,独辟蹊径,富有创意。有一段时间,部队流行把军用挎包绣上“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先是拿铅笔把字描摹在挎包兜盖上,再找来一个大搪瓷缸子,把兜盖绷紧固定在搪瓷缸口上,用医用针头纫入绣花红线,按照字模形状反复刺绣。绣好后,翻过来用剪刀修剪整齐,一个很有特色的挎包就绣好了。挎着这样的挎包外出,很符合当时的社会氛围,部队也没有阻止过,心里常感到美滋滋的。这股绣字风气,后来也曾流行到社会,成为一道风景。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意可联系删除。
总编:张同辉
作者简介
马振福,1956年生,1974年入伍,1982年吉林大学哲学系毕业。1999年从部队转业到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已退休。爱好写作,有散文、杂文、诗歌作品散见于多家报纸杂志和网络平台。《作家地带》温馨提示
我们需要的稿件:
一、所投稿件需是本人原创,尚未在其他平台发表。因稿件著作权引发的纠纷,由作者自行负担。
二、大力倡导正能量作品。稿件内容不得含有违法或其他有碍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的内容。不得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否则引发的法律责任由投稿人承担。
三、为提高稿件发布效果,平台编辑可能在忠于原创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适当修改,如果您不同意修改,请在投稿邮件中注明。
四、鼓励文学创新,扶持文学新人。
五、体裁以诗歌、散文(含随笔、杂文、书评等)、短篇小说等作品为主。
六、投稿请附百字左右作者简介。
七、投稿前,请务必添加总编微信zhenqingrushi1966,不然无法发放稿费红包。
稿费发放办法及时间安排:
作品发稿一周(七日)之内所得赏金,50%为作者稿费,50%作为平台维护费(累计赞赏在二十元及以下不结算)。作品发表一周后,以红包形式发放稿费。
微信:zhenqingrushi1966
邮箱:364702284@qq.com
《作家地带》编辑部

第二届“人间真情”
全国征文大赛启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真情是无私的奉献,真情是真诚的情谊,真情是纯洁的爱,真情是文人墨客灵感的创作源泉。为提高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创作能力,活跃文学气氛,本刊特举办第二届全国“人间真情”征文大赛,征文日期为2020年6月15日至7月31日。8月5日公布评奖结果。一、征文主题:与“亲情、友情、爱情”有关的美好记忆和动人往事。要求内容积极向上。作品必须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纸媒无妨)。一人可多篇参赛。二、作品评奖入围条件:参赛作品在征文期内,留言量30条以上,阅读量300以上,赞赏(喜欢作者)10人以上,视为有效入围参评条件。三、来稿一律要求发送至微信:zhenqingrushi1966。作品和作者简介一并发送。参赛作品需标注明“人间真情”征文字样。四、评奖标准及奖项:1、依据作品质量、阅读量、留言量、赞赏量开展评选(留言每条记10分,赞赏每个记10分,阅读每个记1分。按得分多少评定获奖等级。为便于广大作者知情和监督,以上数据在公布获奖名单时一并公布。)2、拟定奖项:特等奖1名,奖金618元。证书、奖杯。一等奖3名,奖金118元。证书、奖杯。二等奖6名,奖金58元。证书、奖杯。三等奖10名,奖金38元。证书、奖杯。优秀奖10名,证书、奖杯。五、奖金来源及分配细则:征文大赛参赛作品,赏金不再返给作者本人,用于奖励基金奖励给优胜者,以及获奖证书、奖杯制作、快递费用等。六、所有获奖作者均可聘为《作家地带》签约作家! 第二届“人间真情” 全国征文大赛组委会 《作家地带》编辑部
2020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