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原子核的密度(《全球科技通史》读书记录—原子时代(世界的本质是能量))

原子核的密度

物质的本质是什么,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探索。古希腊就有物质的原子说(或者分子),当然它跟现代的原子、分子并不一致,它更像是一种哲学概念。18世纪,拉瓦锡等人发现了各种化学元素,元素可以构成化合物。1799年,法国化学家约瑟夫·普鲁斯特(Joseph Proust,1754—1826)发现了定比定律,即每一种化合物,其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例都是整数。应该化学家道尔顿(John Dalton,1766—1844)因此意识到,各种物质存在一些可数的最小单位,不会出现半个单位。道尔顿认为,这些最小单位就是原子。当然,道尔顿这时候还不知道区分分子和原子。

最初通过实验证实分子存在是靠间接的观察。1827年,英国生物学家罗伯特·布朗(Robert Brown,1773—1858)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悬浮于水中的花粉所做出的不规则运动,后被命名为布朗运动。科学家对布朗运动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最后大家一致认同,花粉的运动是由构成水分子的随机运动撞击导致的。当然这也只是个假说。1905年,爱因斯坦推导出了布朗粒子扩散方程,他根据布朗粒子的一些运动数据,推导出水分子的大小和密度,理论结果与以往的气体分子运动理论和实验结果相吻合,分子说这才算确立下来。几年后,法国物理学家佩兰(Jean Perrin,1870—1942)利用爱因斯坦的理论进一步证实了分子的存在,并因此获得了192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今天,利用柯尔莫哥洛夫的概率论理论,以及随机过程中的邓斯克定理(Donsker’s theorem),能够证实水分子运动导致的花粉布朗运动和观察到的结果(花粉尾翼的速率和距离)完全吻合。

了解了分子和原子之后,人们就开始好奇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为了观察原子,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巧妙地找到了一种间接了解原子结构的实验方法。他利用alpha射线扫射原子,去检测原子是实心还是空心的。这个原理类似于用机枪扫射草垛,子弹没穿过去,说明草垛是实心的,穿过去说明是空心的。卢瑟福扫射金箔的时候发现,大部分粒子穿过了金箔,但一些粒子被弹了回来或者撞歪了。这说明原子内部既不是完全空心的,也不是完全实心的,而是大部分区域是空的,但是中间有一个很小的实心的核。卢瑟福把中间高密度的核称为原子核,原子核的体积很小,直径只有原子的几万分之一,相当于在足球场中央竖起的一支铅笔。因此,卢瑟福实验了两年作用,拍了几十万张照片,才得到足够多的、能够说明问题的alpha粒子被反射和溅射的照片。后来,他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7年,卢瑟福又用alpha射线轰击质量较小的氮原子,去了解原子核的基本粒子是什么。他发现氮原子核被击碎后得到了一堆氢气的原子核。他因此得出结论:氢原子核是构成所有原子核的基本粒子,这种粒子被称为质子。卢瑟福的助手查德威克(Jaames Chadwick,1891—1974)进一步发现,氮原子的质量数是14,是氢原子核的14倍,但它只有7个电子。整个原子的电荷是中性的,7个电子说明有7个负电荷,但是质量数为14说明有14个质子,也就是14个正电荷,这么着,对外电荷就不为中性了。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卢瑟福和查德威克认为在原子核中可能有一种不带电、质量和质子一样大的基本粒子。他们将它取名为中子,即电荷中性的意思。1932年,约里奥—居里(Frederic Joliot—Curie,1900—1958)和伊雷娜·约里奥—居里(Irene Joliot—Curie,1897—1956)夫妇(居里夫人的女婿和女儿),用alpha射线轰击铍、锂、硼等元素,发现了前所未有的穿透性强的辐射。卢瑟福和查德威克认为,小居里夫妇发现的就是他们设想的中子。1932年5月,查德威克通过实验证实了中子的存在并计算出它的质量。几乎同时,美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劳伦斯(Ernest Orlando Lawrence,1901—1958)和小居里夫妇,也证实了中子的存在并且计算出了它的质量。1935年,关于中子发现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查德威克,小居里夫妇则因在放射性研究上的贡献获得了当年的化学奖,劳伦斯则在4年后因为发明回旋加速器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发现也再次说明,重大的科技发现往往是时代的机会,即使某个科学家错失了一两次机会,同时代的其他科学家也会得到相应的发现。

质子和中子统称为强子,直到1968年,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才证实了质子中存在更小的粒子—夸克,从而证实了4年前(1964)美国物理学家穆里·盖尔曼(Murray Gell—Mann)和乔治·茨威格(George Zweig)提出的夸克模型的正确性。科学家使用高速粒子轰击夸克的时候,发现夸克内部空无一物,这也就是说,夸克是构成宇宙的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之一。事实上,它是高速旋转的纯能量。基于这种认识,宇宙万物的基本粒子就是一些夸克和轻子(比如电子),而每一种这样的粒子,其质量都是零,也就是说里面空无一物,宇宙是纯能量的。爱因斯坦的公式:E=mc^2告诉我们,我们看到的物质其实只是能量的一种表象而已。人类很早就了解到一些基本粒子的静质量为零,那为何物质有质量、形状和体积呢?1964—1965年,弗郎索瓦·恩格勒(Francois Englert)和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提出了一种假说—希格斯机制(Higgs mechanism)。希格斯理论认为,宇宙中有一种场(希格斯场),像胶水一样将基本粒子粘在一起,使它们有了质量和体积。物理学界逐步接受了这种想法。2012年,欧洲核子中心发现了希格斯玻粒子,证实了希格斯场的存在。2013年,恩格勒和希格斯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E=mc^2和牛顿第二定律F=ma共同被认为是物理学上最漂亮的两个数学公式,质能关系式也告诉了人类,密度最高的能量的来源就是将质量变成能量。核武器因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