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父亲的自行车(父亲的脚踏车)

父亲的自行车

◆ ◆ ◆
文 | 孙斌华

父亲喜欢把自行车称之为脚踏车,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双脚猛蹬踏板,车子才能前进,叫脚踏车才名副其实。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黄陂街头,经常出现这样一个场景: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双手推着自行车缓缓前行,车的后座上坐着一个瘦弱的妇人,他们不时低头耳语。画面中的恩爱夫妻就是我亲爱的父母,一辈子相濡以沫不离不弃、被我们视为楷模、让他人羡慕不已的两位老人。

街坊邻居经常开玩笑说:“老谌,你前世做了什么好事,修来这么好的福?出门老孙就用自行车推着。”父亲这么一推就是四十多年,不论寒来暑往从不间断,直到生命的终结。

父亲的自行车是最普通的老式永久牌,具体什么时候买的我不知道,记忆中我大概四岁多的时候坐过一次,现在算起来应该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自行车花多少钱买的我也不知道,只是长大后听父亲说,那时家里穷没花什么钱,他是在废品回收站买的。父亲让修车师傅把斑斑锈迹一洗一擦,把胎一补,龙头、刹车一调,自行车顿时闪亮如新。

那时候自行车可算是稀罕物,骑着它在路上,会引来无数人驻足观看。我一直期待着有一天能坐上父亲的自行车,好好地在其他小伙伴们面前显摆显摆。一天下午,也不记得是为什么,我的愿望实现了。

父亲把我轻轻抱起,双脚分开,放在自行车后座上坐好,然后叮嘱我:双手抓牢座板下面的两根铁柱子,双脚伸开搁在架子外面,不要乱动。父亲觉得一切妥当后,蹬上自行车向着宽阔的大马路出发了,并不时回头问我:手抓好了没有?脚放好了没有?

我一个劲地“嗯”“嗯”着。一个四岁多的孩子,哪里管得住自己的手脚!走了大概不到两百米,突然感觉脚有点疼,还没有来得及大声喊叫,父亲的自行车已停下来,“我说怎么踩不动呢?原来你的一双脚全搅到钢圈里了。”

父亲没有半句责备,赶紧把我的脚从车轮里弄出来,脱下鞋袜,轻轻地揉了起来。看着我有些发红的脚背,父亲沉默了。然后再次轻声叮嘱我:“有什么不舒服就做声!”说完,没有继续骑自行车,而是推着我走。

记忆中有一种特别突出的感觉:父亲的自行车好像是特地为母亲买的。

父亲年轻的时候就在县城上班,母亲带着大小五六个孩子在农村劳动生活,家庭的重担主要落在母亲身上。一个瘦弱的女子,一个从小娇惯没做过重活的女子,一个读过私塾有文化的女子,白天跟男人一样拼命地在地里干活,晚上则经常在外开会(母亲是大队、小队妇联主任,后来是公社妇联主任),身体哪吃得消?

从我记事起,母亲似乎就总在生病。“不,从你出生起,妈妈每年住一次医院。你出生的第三天,妈妈就住院了,肺结核,传染病,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癌症,当时大家都以为妈妈回不来了。老天保佑,二十多天后,她出院了。”姐姐纠正我的说法。

姐姐曾无数次说起这个事,因为妈妈住院的日子,姐姐就是我们的妈妈,家里大大小小所有事情都由她负责——由一个只有十二岁、比我大一轮的姐姐负责。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之所以能活下来,也归功于姐姐用米汤、红糖水,一勺一勺喂我。

有了自行车,父亲休息的时候、农忙的时候方便回家帮忙,母亲生病的时候方便送医院。

依稀记得,有一年腊月二十几,家家户户都忙着过年,妈妈却生病了。父亲借来板车把妈妈推到横店公社医院,安顿好后又回家骑自行车把妈妈的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品拿了过去。

一天又一天过去了,爸爸妈妈还没回来,我和妹妹特别小,不懂事,只知道哭着闹着要妈妈。没有办法,姐姐就哄我们:“到马路边去看,爸爸妈妈回来了!”我们俩信以为真,手牵着手高高兴兴地去了。可是从太阳升起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也不见他们的身影。第二天、第三天依然如此。

皇天不负苦心人,大约等了六七天,在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在一个太阳像大火球一样挂在树稍上的黄昏,在一个我们又准备失望而归的黄昏,惊喜突然出现了:在马路的尽头,模模糊糊的,好像有人推着自行车朝我们站的方向走来,移动得特别缓慢。

我们俩激动不已,不由自主地朝着前方狂奔。真是爸爸推着妈妈回来了,我们俩高兴地围着爸妈乱蹦乱跳。

接下来的日子,父亲每隔一天就到水田里去揾一只鸽子,拔毛、洗净,用小瓦罐在灶膛里小火煨好,给母亲补身体。鸽子是父亲特意为母亲喂养的,有时候它叽里咕噜地叫得让人心烦,有时候还冷不丁地把屎拉到人头上,甚至有时候我们的肚子都没填饱可还不能饿着它,大家对父亲养鸽子表示不满。但不管大家怎么反对,父亲都坚决要养。

在父亲看来,一个条件优越、从没吃过苦的女子嫁给自己,现在又支撑着一个大家庭,忙完外面忙家里,忙完田里忙地里,忙完老的忙小的,吃了太多的苦遭了太多的罪,生病了吃几只鸽子调养调养有什么过分?每当鸽笼里的鸽子快吃完,父亲会想办法再去弄些来,他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不能让母亲该补身体的时候没有鸽子吃。

几年后,我们全家搬到了县城,不久父亲也提前退休了,从此,父亲的自行车基本成了母亲的专属坐骑,除了每年开学或放假用自行车帮我把棉絮被子送到学校或拿回家外。走亲访友用自行车推着母亲自不必说,上街下路一出门就用自行车推着母亲,那是父亲每天的日常。

夏天,早上6点一过,父母就准备起床了,洗漱完毕,父亲就把自行车轻轻向右稍作倾斜,待母亲臀部挨着后座,马上把自行车摆正,于是慢慢推着母亲上街过早、买菜。

邻居们经常开玩笑说:“这几步路,慢慢走过去得了,还能锻炼身体,非要在我们面前炫耀?”父亲轻轻一笑,然后很认真地解释:“老谌心脏不好,走路就心慌,把老毛病搞发了不得了,反正我也没什么事,陪着她转转也蛮好。”

一根油条或一个面窝、一碗豆腐脑、一碗热干面,这基本上是他们百吃不厌的早点,母亲一样只尝一点点,剩下的全是父亲吃,他从不嫌弃,也绝不浪费。

舒舒服服过完早就该买菜了。看到新鲜的萝卜白菜之类,父亲把自行车轻轻倾斜,母亲下车,摸一摸问问价,觉得合适就买了,不合适再上车,继续往前走。走走停停,看看问问,一条两百来米的小街,一路买下来绝不少于半个小时。

菜放在车篮子里,母亲轻松地坐在后座,父亲慢悠悠地推着自行车回家。碰上什么东西忘了或买漏了,或者家里临时要来客人,父亲会再次推着母亲上街,直到母亲满意为止。

秋天,当花生收获以后,母亲经常一天上两次街,一趟是常规的买菜,另一趟则是专门买花生。母亲在娘家是独养女,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从小就喜欢吃花生。现在不光自己喜欢吃,女婿也喜欢吃,她买花生的劲头就更足了。

母亲买花生是有讲究的:花生一定要选小个的——香,而且要买晒得很干的,不然会长霉。街上卖花生的大多是和菜一起挑来的,一般量都不是很多,所以碰到好花生,母亲会请求别人下次卖菜再顺便带点过来,并和别人约一个大致的时间。今天买一点,明天买一点,买着买着,秋天就差不多过完了。

冬春,母亲起床晚,因为有咳嗽的老毛病。只要听到母亲的咳嗽声,父亲就会第一时间把化好的红糖水双手奉上,甘甜热乎的红糖水喝上两口,嗓子会滋润很多。待母亲咳嗽、洗漱基本结束,父亲就把早餐买回来递到母亲手里了。然后晒着暖融融的太阳推着母亲上街买菜。

如果碰上起大风下大雨的日子,父亲绝不会让母亲出门,一定会在反复征求母亲意见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母亲的要求,买一些最简单的蔬菜。如果母亲不满意,父亲可能会多跑几趟,直到母亲满意为止。

作者的父亲和母亲

一年中一些风和日丽的下午,如果没有什么事情要处理,母亲会接受街坊邻居的邀请玩一下上大人或者麻将。每当此时,父亲则用保温杯装好红糖水,拿上几片葱油饼干,抓一把炒好的花生,然后陪伴在母亲身边,安安静静看他们玩。母亲嗓子稍微咳一下,红糖水就递过来了。

四点半钟的样子,父亲一定会主动问母亲:“老谌,肚子饿不饿?要不要吃点饼干或者花生?”瞅着空隙,饼干或者剥好的花生就塞到母亲嘴里了。哪怕是后来因为拆迁搬远了,父亲也会用自行车推着母亲回到老街和街坊邻居一起玩一玩,也同样会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

七十多岁的时候,父亲已明显感觉到手脚没以前麻利,母亲坐上自行车后座也有些吃力了。他一直想把自行车改装一下——后面加装一个车轮,再装一个矮一点的篮子,有点类似于边三轮,这样母亲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坐在篮子里。

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安全才是第一位的,我主张买轮椅,可他坚决不同意:只有手脚不健全或中风偏瘫的人坐,我们好好的,不要!直到母亲八十岁去世,他仍念念不忘改装自行车的事,这也许是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了。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五六年了,他是追逐着母亲的脚步离去的——比母亲晚走不到一个月。有人说父亲怕母亲孤独,到另一个世界陪伴母亲去了。所有亲戚朋友街坊邻居都对他们表示羡慕,评价他们是真正的恩爱夫妻:活着形影不离,死后也不肯分开。

街坊邻居们也议论说:左邻右舍住了几十年,没见他们吵过架,红过脸!这话可能有点夸张,但有一点是绝对肯定的:不管有什么矛盾、冲突,在心胸开阔、温柔体贴、一切以母亲的健康和快乐为前提的父亲面前,都不是问题,父亲永远以他最大的包容化解一切。

父亲走了,父亲的自行车也不在了,可父亲用自行车推着母亲在街上缓缓前行的温馨画面,却时常在我的脑海浮现!在我的心里,父亲是把巨伞,一辈子为母亲遮风挡雨;父亲是个宁静的港湾,一辈子让母亲安心停放;父亲是座大山,一辈子是母亲坚实的依靠。父亲这辈子好像就是专为母亲而生!

本文作者孙斌华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  孙斌华,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六十年代出生于黄陂一个普通的乡村,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常常梦回故乡,忘不了故乡的山山水水,忘不了故乡的父老乡亲,不时写点文字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作者往期文字
孙斌华 | 童年趣事 · 吃烫饭

孙斌华 | 童年趣事 · 绞把子
孙斌华 | 年味
孙斌华 | 童年趣事 · 吃年饭
孙斌华 | 2018年的那场雪(三章)
孙斌华 | 美丽乡村,我来了
孙斌华 | 盼雪
孙斌华 | 童年趣事 · 拾稻穗
孙斌华 | 教师节与木兰水镇的相逢
孙斌华 | 卖冰棒的小女孩
孙斌华 | 童年趣事 · 捉虫子
孙斌华 | 童年趣事 · 捉迷藏
孙斌华 | 童年趣事 · 做客
孙斌华 | 快乐童年 · 看电影
孙斌华 | 快乐童年 · 捉鱼
孙斌华 | 一颗诱人的红柿子
孙斌华 | 快乐童年 · 挖柴
孙斌华 | 快乐童年 · 游戏
孙斌华 | 快乐童年 · 上学
孙斌华 | 儿时的年味

·END·
有风景  有味道  有故事

印象黄陂  品味黄陂
投稿 | 联络:23090806@qq.com

掌柜微信 | QQ同号:23090806

父亲的自行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