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徐志摩的情感生活(徐志摩情感历程)

徐志摩感情生活?

徐志摩在18岁的时候就曾有人主动提亲,并且把自己的妹妹张幼仪嫁给了他。

其实,徐志摩与张幼仪之间是没有感情的,他答应结婚更多的是为了完成父母给他的任务,果然,在结婚后没多久,张幼仪就为徐家生下了一个男孩。此后徐志摩就对张幼仪不温不火,就这样两人结婚三年,待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三个月,三年之后,徐志摩出国留学,从美国再到欧洲各国,外边的世界让徐志摩陶醉自我,并且找各种理由向家中要钱,家里人担心他在外过得不好,就把张幼仪派去照顾他,两人在法国相见了,但是徐志摩却并不高兴。随后在两人在伦敦定居了一段时间,在这里,张幼仪给他洗衣做饭,照顾周到,但是徐志摩却不领情,在张幼仪怀上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抛弃了她。

随后,徐志摩又迷恋上了林徽因的才华和气质,两人也相恋了一段时间,他还给林徽因写了大量表达爱情以及人生理想的诗,但是两人最终并没有在一起。

1922年,徐志摩留学后回到北京,常与朋友王赓相聚。王赓的妻子陆小曼,对徐志摩影响甚大。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交际场相识相爱。徐志摩在与陆小曼热恋之时,写下了《爱眉小札》

徐璐~~资料?

中文名:徐璐外文名:LULU别名:璐璐国籍:中国民族:汉族血型:O型身高:166cm体重:44kg出生地:内蒙古省呼和浩特市出生日期:1994年12月28日职业:演员毕业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经纪公司:徐璐工作室代表作品:新红楼梦、甄嬛传、爱在春天、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等

徐志摩林徽因爱情故事?

1921年秋天,他认识了才女林徽因,徐志摩与她交往甚密,并有谈论婚嫁之意。于是,徐志摩在1922年3月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认为他们不应该继续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

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这是徐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人生,因此他为林徽因写了诸多像《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也就构成了他这期诗歌的重要内容。

徐志摩对在英国康桥这段生活分外留恋,他因为与林徽因的恋爱不无感慨,异常兴奋,大量作诗,他这时诗情汹涌暴发的情景,在他的题为《草上的露珠儿》一首长诗中有所反映。

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见到的他的最早的一首诗。英国康桥的生活固然使他迷醉,后来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体现了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直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之后,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并常有书信来往。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

这期间,林徽因已嫁给梁思成。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

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徐志摩爱情?

才子徐志摩的爱情悲剧:被爱的人离家出走,被抛弃的人却操办葬礼。

自古以来,才子佳人的故事就为人所津津乐道。从先秦的范蠡和西施,到北宋的秦观与苏小妹:从李唐的鱼玄机与李亿,到南唐的后主李煜与大小周后……在近代,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无疑是最受瞩目的爱情之一。

徐志摩的婚姻?

大家都知道,徐志摩是民国时期大诗人,可他对待婚姻感情的态度让他颇受指责。1988年,徐志摩的原配张幼仪在美国去世,终年88岁。张幼仪晚年向亲人透露了她和徐志摩的感情,她说:

“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来没有跟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的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可徐志摩不珍惜这份爱,他从来就没有正眼看过张幼仪,甚至逼迫张幼仪打胎离婚。

1920年春,林长民游历欧洲,林徽因暂时中断在北平培华女中的学习,也跟随父亲去了欧洲。在英国伦敦,徐志摩和林徽因初次邂逅,徐志摩对林徽因展开了疯狂追求。徐志摩有才,他不断给16岁的林徽因写情书,后者很快就沦陷了。

就在此时,张幼仪远重洋来寻找徐志摩,而且她又有了身孕。当张幼仪满怀期待见到丈夫时,徐志摩直接浇了一盆冷水,“你愿不愿意做徐家的媳妇,而不做徐志摩的太太?”走投无路的张幼仪去了德国柏林兄长那里,当生下次子彼得不久,她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

就在徐志摩认为自己可以追求林徽因时,林徽因却回国了,不久就和梁思成去了美国留学,再后来两人结为夫妇。徐志摩和林徽因未能走到一起,是种种因素的结果,比如林徽因父亲在给徐志摩的信中写道:“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为答,并无丝毫嘲笑,想足下误解耳。”

和原配张幼仪离婚,追求林徽因竹篮打水一场空,徐志摩很快又遇到了陆小曼。陆小曼早年嫁给青年才俊王庚,可两人聚少离多,陆小曼又是交际花,这一次则是徐志摩沦陷了。陆小曼家境优越,父亲陆定曾在北洋政府里先后历任司长、参事、赋税司长等职,母亲吴曼华是江苏常州当地大族吴家的名门闺秀。

在陆小曼的脑海中就没有金钱的概念,他在京城交际圈子里声名远扬。正如胡适所说的那样,“陆小曼是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结合,在当时不被人看好,老师梁启超更是在两人婚礼上斥责他们。

梁启超说:“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以为高兴可以结婚,不高兴可以离婚,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很遗憾,梁启超一语成谶,婚后的陆小曼花钱如流水,徐志摩能做的就是疯狂赚钱。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坐飞机去北平途中遭遇大雾,结果不慎撞上济南开山机毁人亡,年仅35岁。据当时报纸报道,徐志摩遗体损坏严重,“手脚被烧成焦炭,死状极惨。”

徐志摩三个女人的爱情故事?

陆小曼和徐志摩

陆小曼生于一九零三年,一九六五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陆小曼江苏长州人,民国时期著名女画家,写作也非常棒。

徐志摩民国时期的一位浪漫诗人,徐志摩感情方面不如意,徐志摩听从父命娶了张幼仪,张幼仪长相平庸,徐志摩认为自己才华横溢怎敢如此接受命运安排呢?当他遇到了建筑学者林徽因,他疯狂的爱上了她,他不顾妻子苦苦挽留,纵身离去。

可是林徽因在他离婚后选择弃他而去。结束了两段爱情后,徐志摩心灰意冷,陆小曼的出现让他重新活了起来,陆小曼活泼可爱,落落大方,让徐志摩爱慕不已,两人结识后慢慢的相爱。

陆小曼和徐志摩的爱情受到家人的反对,周围人的白眼,徐志摩的父亲更是看不惯陆小曼,他说如果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徐志摩的所有开支就会断掉。

徐志摩和陆小曼他们不顾一切,最终结为夫妇。婚后陆小曼没多久就变得天天醉酒于社交,变得奢华无度,甚至堕落到吸大烟。徐志摩努力写稿所赚的钱都被他花光,徐志摩最终无力承担,他失望的离开了陆小曼,他放弃了,选择离开,就在他离开的时候,有一个朋友问他:你放得下小曼,她没有留你吗?

徐志摩张幼仪

徐志摩张幼仪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夫妻,他们的婚姻源于张幼仪的四哥张公权对于徐志摩的欣赏和看重,两个年轻男女在没有渊源和情感的情况下,仅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成婚。

对于徐志摩张幼仪的婚姻比较官方的说法是,张幼仪的四哥看中了徐志摩的才华,率先与徐家议亲,欲将自己的还未毕业妹妹嫁给徐志摩。

徐志摩本身并不情愿,但摄于其父的压力,勉强答应。张幼仪婚后很受公婆喜爱,但始终得不到丈夫的欢心,即使生下长子徐积锴后,夫妻感情依旧没有改善。

徐志摩不顾娇妻幼子,远赴海外求学,还与名媛林徽因相识相恋,甚至在妻子张幼仪怀有身孕的前提下,向妻子提出了离婚。隐忍坚强的张幼仪毅然同意,并在生下次子彼得后与徐志摩办理了离婚手续。徐志摩张幼仪成为了民国首对采取西式方式离婚的夫妻。

唯一之灵魂伴侣”林徽因。

他们的感情在今天看来最为狗血,活脱脱就是狗血剧的剧本。

有了家室的徐志摩遇到了才貌双全的林微因,于是决然的抛弃妻子和孩子,执意要追求他所爱的女子林徽因。然后林徽因就这样成为了第三者,让徐志摩和张幼仪离了婚。

不过事实上,徐志摩也做了第三者,因为林徽因当时也已经被她的父亲许配给梁思成。然而,当时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竟然同意了女儿与徐志摩之间的交往,全然忘记了自己已经把林徽因许配给了梁思成。

好景不长,因为不久后林长民游欧时间结束,林徽因只得随父亲归国,等到徐志摩回到国时,林徽因却和梁思成订婚了。又因为梁思成是恩师梁启超的子女,在恩师面前,徐志摩除了隐瞒自己的心意外,还能做什么呢?但是在遇到第三个人之前,徐志摩一直思念着林徽因,总是到二人的家中拜访。

徐志摩爱情总结?

他文采卓然,性格放荡,有人说他是“渣男”,也有人赞他多情浪漫,他用诗表达了他对爱的所有追求和浪漫。

他一生很短暂,逝时年仅34岁,在他短暂的年华中,却遇到了三个才情卓越的女人,她们用青春点亮了他短暂且辉煌的一生。

他就是中国诗坛举足轻重的代表人物–徐志摩。在他有限的生命里,曾遇到过三个女人,一个满足了他对爱情所有美好的幻想,最终却为爱逃离;一个给了他所有激情和浪漫,让他从渣男变成了重情重义的痴男;还有一个黯然了前半生来爱他,却仍被他冷漠抛弃。

这三个女人也曾是民国最有才情的风云人物,他们就是林徽因、陆小曼和张幼仪。

林徽因和陆小曼在当代都是富有才情的女神级人物,林徽因才情过人,陆小曼风情万种,比起前两位,张幼仪应该是最黯淡无光的了,离开徐志摩之后,她用她的下半生进行了凤凰涅槃,开启了她开挂的人生。

卑微的爱换不来永久的婚姻

张幼仪15岁那一年,嫁给18岁素末谋面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看到她的照片第一眼,便充满了不屑和鄙视,说她是“乡下土包子”。

其实张幼仪出生并不比徐家差,徐家世代经商,家境殷实;张幼仪祖父是高官,父亲是名医,她也算是名门世家,当时二人的结合,可算是门当户对。

只是张幼仪从小学习三从四德,骨子里是个典型的“贤良淑德”型,这是那个时代女子的“标配”,但对于接受过新潮教育浪漫的徐志摩来说,却远达不到他对理想伴侣的标准。

张幼仪曾经也上过一些学,为了婚姻她不得不终止读书,虽然她沉默少言,但是为人聪慧,并不是个木钠愚钝之人。

她知道丈夫是个接受过新式教育洗礼的人,为了迎合丈夫的喜好,在婚礼当天,她还特地选了一件西式风格的礼服,但是徐志摩对她的刻板印象太过深刻,甚至嘲讽她小脚跟西服不搭。

后来张幼仪还和她的侄孙女张邦梅说起这些事,哈佛大学毕业的张邦梅以此写了本书,叫《小脚与西服》,出自徐志摩的一句话,也是他执意要跟张幼仪离婚的理由:小脚和西服,怎么相配?

不过,婚后的张幼仪在徐家甚受喜爱,她像所有的后宅妇人一样,晨昏定省,勤作针线,生儿育女,面对丈夫的冷漠和疏离,她除了隐忍,便是独自消磨黯然落寞。

完婚后,徐志摩为了给父母一个交代,达成早日延续徐家香火的愿望,他对张幼仪例行公事般地履行了夫妻职责,便离家求学去了。

这一别便是五年,这五年里,他们真正相处在一起的时间才只有四个月,虽然明知两人的婚姻充满了不确定性,张幼仪还是一如即往地侍候公婆,对徐志摩也是言听计从,恭顺有礼。甚至于明知徐知摩爱上了别的女人,她也从来没想到要挣脱这让人窒息的牢笼,只不断地麻痹自己:“我在徐家的地位不会改变,我替他生了个儿子,又服侍过他父母,我永远是他的元配夫人……”

张幼仪怀着这种惶恐不安的心,想要跟徐志摩能近距离的相处,能让彼此有多一些了解的空间,于是她远渡重洋,坐着轮渡来到了欧洲看望丈夫。

在面对抉择时,她是果敢的,发现婚姻的症结所在时,她想尽一切办法去化解。面对爱人对她的刻板误解,她曾极力讨好,想要扭转他的看法;面对爱人的拒绝,她懂得主动出击。

可是,她到底还是错了,错就错在,她不该爱上一个从来没有试图去爱过她的人。

她不远万里,压抑着多年的思念和急切,看到的却是丈夫的不耐。

晚年时她回忆起这段记忆,话语里仍充满了悲伤:“我斜倚着尾甲板,不耐烦地等着上岸,然后看到徐志摩站在东张西望的人群里。就在这时候,我的心凉了一大截。他穿着一件瘦长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围了条白丝巾。虽然我从没看过他穿西装的样子。可是我晓得那是他,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不会搞错的,因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表情的人。”

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也没有思妻情切的炙热,甚至连假装一下的热情都没有。

如果这算伤人的话,那当徐志摩为了跟林徽因在一起,毫不留情的向她提出离婚时的决绝,则让张幼仪彻底寒了心。

那时,她已有两个月的身孕,徐志摩非但没有怜惜,反倒冷漠无情地说:“把孩子打掉!”

张幼仪听后,心内万般悲凉,却仍带着一丝希冀无助地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

徐志摩轻描淡写的回答道:“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

说完,便撇下独在异乡的张幼仪独自远游去了,张幼仪再次见到他,是在自己生下孩子一个月后,徐志摩带着绝决的离婚信,来找她签字离婚。信中写道“无爱之婚姻无可忍,自由之偿还自由……其先自作榜样,勇决智断,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痛苦,始兆幸福。”

那一刻,张幼仪终于明白,这份委曲求全的婚姻,除了伤痛与羞辱,再无其它。

甚至在离婚后,徐志摩还欢天喜地地写了一首《笑解烦恼结》送给她,言语间竟无半点夫妻情分。

在这段她付之一切的婚姻里,她是卑微的,从一开始,她就把他当成生命里唯一的爱人,所以她甘愿委屈求全,默默忍受他的冷漠和刻薄,即使他从来都不曾给过她一丝好脸色。

她曾是他眼中的寄生虫,附属品,想用卑微的爱,来换取他的重视,却一次次被他所伤。

离婚后,她才终懂得,原来女人并不是做一个贤惠的妻子,对对方好就能拥有幸福的婚姻,真正好的婚姻,是做更好的自己,彼此欣赏和独立。

没有了徐志摩的张幼仪,仿如重生般开启了她开挂的人生。

她先是在东吴大学教德语,后又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创下金融界奇迹,与此同时,还担任了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一职。

1934年,二哥张君劢主持成立了国家社会党,她应邀管理该党财务,抗战爆发后她屯积军用染料,用她超群的智慧赚了个盆满钵。

在爱情里,她把自己跟徐志摩的感情比喻成一把扇子,炎热堪用,秋天见弃!

就像张爱玲所说:见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离开他后,她才知,卑微的爱,开不出幸福的花,也换不来婚姻的长久,女人即使在婚姻里,也别忘了闪光,只有你身上的光足够温热,才能温暖婚姻。

爱情可以一时情迷,婚姻却需要理智

林徽因出生于有江南水乡之称的杭州,是书香门第的后代,她自幼习得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不但才情了得,又有江南女子的温婉柔媚,可谓是当代完美女性的典范。

1921年秋天,林徽因认识了浪漫诗人徐志摩,他完全被她聪颖的才气和清雅的气质吸引,于是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他为她写下无数浪漫的情诗,他们一起坐在康桥柳树下看夕阳,一起看夕阳下闪着金波的潺潺流水,任那细雨笼罩的绵绵情丝围绕飘散。

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道:“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

在徐志摩心里,她满足了他对完美爱情的所有幻想,成了他心中无可替代的缪斯女神。

为此,他甘愿冒天下骂名,不顾有孕在身的张幼仪,也要决然离婚。

这份爱,太过浓烈痴缠,也太过炙热,当得知徐志摩有妻室后,沉醉在爱情中的林徽因有了一丝惊慌和清醒。

她不想因为这份爱,让另一个无辜的女人去承担失去丈夫的痛苦。

她说:“任何东西都可被替代。爱情,往事,记忆,失望,时间……都可以被替代。但是你不能无力自拔。”

她也确实做到了如此,她深知林志摩的为人,所以不愿意牺牲自己的一生去实践这未知的爱情,及时从这段危险的爱情旋涡中抽身而出。

我想,这应该是她一生做的最正确的抉择了,正因为她的理智,让她遇到了跟她一生携手并进的人,并且成就了民国婚姻中,少数几个从一而终的幸福婚姻。

爱情可以一时意乱情迷,但婚姻,却需要慎重考虑。她深知:“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她爱的热烈,也爱的清醒,不在浮华中迷失,也不彷徨于痛苦的过往,而是用智慧追寻自己的婚姻和幸福。

男人对你不好,只是因为那个人不是你

如果说林徽因是徐志摩一生难忘的人,那陆小曼可说是徐志摩爱到骨子里的人。

尽管陆小曼也才情过人,但是放到现在,她可说是一个只懂享受的渣女。

胡适曾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郁达夫说:小曼是一位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

陆小曼从小家境优渥,父亲陆定是北洋的财神,又只有她一个女儿,可谓是在金山银海中长大的,也正因为此,养成了她大手大脚的习惯。

她曾经有过一段好姻缘,丈夫王赓是政府高官,收入颇丰,对于从小锦衣玉食的陆小曼来说,这样的婚姻无疑于天作之合。

但是陆小曼嫌王赓不够浪漫,坚决放弃了锦衣玉食的阔太生活。

诗人徐志摩的出现完美地满足了陆小曼对婚姻爱情的所有臆想,他们在经历了重重阻碍和磨难后终于如愿以偿地在一起了。

婚后的生活,并没有徐志摩想像的完美,也没有陆小曼想象的那么浪漫。

因为陆小曼从小花钱如流水,过惯了奢侈高端的生活,跟徐志摩在一起之后,他的收入并不能满足她的高消费。

为了让陆小曼继续过着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生活,他不得不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三所学校讲课,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后又应胡适之邀,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以挣家用。

她随性自由散漫,不迎合侍候公婆,所以公婆至死也没接受过她。

她日日流连夜场,吸食鸦片,对徐志摩的生活疏于打理,而徐志摩却甘之如饴,为了使妻子心喜,他用极大的耐心包容她迁就她。

徐志摩排斥张幼仪那样贤妻良母式的付出型旧式女子,却甘之如饴地包容了陆小曼这样自私前卫的新式女子。

在他心里,并不是张幼仪不够好,只是因为她不是他爱的人而已。

不爱时,他是所有人眼中的渣男,是她付之一切也暖不热的心;爱上了,即使刀里火里,他也心甘情愿且专情如一。

长期的堕落和消沉,让陆小曼失去了原来的灵气,再也不复当年的钟灵毓秀,徐志摩也终是忍耐极限,跟她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吵。

他负气出门,赶去北京参加林徽因的演讲,这对于他是一剂解其愁闷的良药,所以他义无反顾。也是这一出走,便将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三十四岁这一年。

林徽因和陆小曼

女人的幸福永远握在自己手中

徐志摩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生命中的这三个女人却个个爱他至深,她们用不同方式的爱,让他富有诗意的人生多了一丝色彩和光辉。

在婚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她遇到了爱情,然后把他当成后半生的命运,为之放弃自我,放弃大放异彩的人生,而最终结局,却终是如张幼仪般,即使如何卑微,终换来对方的嫌弃和抛弃。

我们也会在爱情里,因为一时情迷,而下错了赌注,把自己的一生赌成了人生无法收拾的惨局,

女人一生实短,你拥有的幸福永远握在自己手中,不依附,不攀援,不放弃一切地付出所有,在爱别人的同时,也别忘了爱自己,永远不要为了家庭放弃让自己大放异彩的机会,只有活出自我,才能收获你所想要的幸福。

徐志摩婚姻?

徐志摩结了两次婚,与三个女人有绯闻,但是没有一个是能完完全全占据他内心的。

头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不喜欢;妻子是个只知道相夫教子的封建女性,他不喜欢;婚姻里没有灵魂上的交流、心灵的缔和,他不喜欢。

他喜欢林徽因那样的,有自己思想、经受过西方知识洗礼的女性。他喜欢能与自己达到思想上的共鸣、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灵魂。但是婚姻是个双向选择题,很遗憾,林徽因不喜欢他这个样子的。

作为那个年代的名人,徐志摩有着典型的知识分子视爱情为天命的做派。

在他与陆小曼的婚姻中可见一斑。

他们相识于推杯换盏里,彼时陆小曼虽然已经嫁人,但是并不喜欢那个以事业为重,久不归家的丈夫,心中寂寞空虚。而徐志摩与头婚妻子毅然离婚,却没有得到林徽因的爱,内心落寞。

两个在爱情方面都干渴的灵魂在戏剧艺术活动中迸发出惺惺相惜的火花,一拍即合,双向奔赴。

肉麻的情话像秋日的蒲公英一样在二人之间从此到彼,往来不息。

最终,二人大婚。婚礼的浩大与郑重不亚于如今任何一个明星的世纪婚礼。

男的,丰神俊秀,才华横溢;女的,风华绝代,才情绝世。他们的婚姻是珠联璧合,金童玉女。

但是他们的婚姻不被祝福。

徐家断了徐志摩的钱财支持,夫妻二人对未来生活的发展规划出现分歧,徐志摩想去北京发展,而陆小曼决定留在上海,无奈,徐志摩只好在上海北京两地奔波求生。

这种生活,颇为辛苦。尤其是在家中财政入不敷出的情况下。

二人都是金尊玉贵着长大的,徐志摩靠教书挣来的钱根本不够维持日常开销,更何况彼时的陆小曼又染上了烟瘾。二人之间开始爆发争吵,日子过得支离破碎。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徐志摩意外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