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宇宙第一速度是什么 第一二三宇宙速度分别是什么

宇宙第一速度是什么

第一宇宙速度是7.9千米/秒,它是指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因为第一宇宙速度被广泛运用在航空航天领域当中,因此也就有了“航天器最小发射速度”和“航天器最大运行速度”的别称。

因为地球上存在着地心引力,如果我们需要将航天发射器发射到宇宙当中,就必须要摆脱地心引力对发射器的影响,只有当发射器依次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时,发射机才能够围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 当发射器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它就可以在不需要动力的情况下,就能够围绕地球进行运动,如果需要飞行器脱力地球的引力,飞离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此时就需要将发射器的速度提高到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11.2千米/秒。当发射器需要飞出太阳系时,其需要达到的速度就是第三宇宙速度,也就是16.7千米/秒。

人们发射航天器时只有当发射速度达到7.9千米/秒才能脱离地球引力,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同时当航天器脱离地球引力后,它又会以7.9千米/秒的速度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第一宇宙速度也分别有两个别称:也就是航天器最小发射速度、航天器最大运行速度。

延伸阅读

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第一宇宙速度推导过程

答案是第一宇宙速度是7.9千米/秒。

第一宇宙速度推导过程:

第一种方法,近地表面,重力等于向心力,

mg=mv^2/R,则v=根号下gR.

g取9.8千米/秒^2,R为地球半径。

第二种方法,万有引力=向心力

GMm/R^2=mv^2/R

则v=根号下GM/R,

G为万有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R为地球半径。

宇宙第一速度是多少

第一宇宙速度7.9km/s,是冲出大气层引力束缚的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11.2km/s,是冲出地球确依然受太阳引力影响,

第三宇宙速度16.7km/s,是冲出太阳系的最低速度。

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有哪些,宇宙第一速度又是什么

目前人类制造的飞得最快的飞行器是美国发射的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两个宇宙探测器,其速度都超过了16千米/秒,但均未达到第三宇宙速度(16.6千米/秒)。

按照16.2千米/秒的速度计算,该速度为光速的0.0054%,或光速的万分之零点五过一点。

第一宇宙速度分为两个别称:航天器最小发射速度、航天器最大运行速度。在一些问题中说,当某航天器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则说明该航天器是沿着地球表面运行的。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 v1=7.9 km/s。

在地面上向远处发射炮弹,炮弹速度越高飞行距离越远,当炮弹的速度达到“7.9 千米/秒”时,炮弹不再落回地面(不考虑大气作用),而环绕地球作圆周飞行,这就是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也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但是随着高度的增加,地球引力下降,环绕地球飞行所需要的飞行速度也降低,所有航天器都是在距地面很高的大气层外飞行,所以它们的飞行速度都比第一宇宙速度低。

宇宙第一,二,三速度分别是多少,以逃逸什么为标准

宇宙速度:从地球表面发射的航天器环绕地球、脱离地球引力或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小速度.能环绕地球在最低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千米/秒; 脱离地球引力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约为11.2千米/秒; 飞出太阳系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三宇宙速度,约为16.7千米/秒.第一宇宙速度(又称环绕速度):是指物体紧贴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又称脱离速度):是指物体完全摆脱地球引力束缚,飞离地球的所需要的最小初始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又称逃逸速度):是指在地球上发射的物体摆脱太阳引力束缚,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其大小为16.7千米/秒.环绕速度和逃逸速度也可应用于其他天体.例如计算火星的环绕速度和逃逸速度,只需要把公式中的M,R,g换成火星的质量、半径、表面重力加速度即可.

从目前物理学界的普遍看法来讲,宇宙源于一个奇点——也就是黑洞.而黑洞则是连光速运动的物体也无法逃脱的.光速是连续运动的速度极限,任何作连续运动的物体都无法超越光速.所以,宇宙是不存在逃逸速度的.

某星体的逃逸速度是逃脱该星体引力束缚的最低速度.逃脱引力束缚并不代表不受引力,它只代表物体不会再因为引力而无法到达更远的地方.引力是一个长程单向力,无论距离引力源多远,引力都不会消失.只是因为在距引力源足够远时,引力影响变得极弱,足以忽略不计.所以说,引力并没有所谓的范围,它无时无刻都在.

综上,逃逸速度的计算与距引力源的距离无关,只与引力源的质量大小有关.

再次重申,具有逃逸速度并不代表可以逃脱引力范围(因为引力范围无限).逃逸速度只是数学上的一个计算极限.

什么是宇宙第一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V1) 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第一宇宙速度两个别称:航天器最小发射速度、航天器最大运行速度。在一些问题中说,当某航天器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则说明该航天器是沿着地球表面运行的。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V1=7.9公里/秒。航天器在距离地面表面数百公里以上的高空运行,地面对航天器引力比在地面时要小,故其速度也略小于V1。  第二宇宙速度(V2)当航天器超过第一宇宙速度V1达到一定值时,它就会脱离地球的引力场而成为围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这个速度就叫做第二宇宙速度,亦称逃逸速度。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第二宇宙速度V2=11.2公里/秒。由于月球还未超出地球引力的范围,故从地面发射探月航天器,其初始速度不小于10.848公里/秒即可。  第三宇宙速度(V3)从地球表面发射航天器,飞出太阳系,到浩瀚的银河系中漫游所需要的最小速度,就叫做第三宇宙速度。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第三宇宙速度V3=16.7公里/秒。需要注意的是,这是选择航天器入轨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方向一致时计算出的V3值;如果方向不一致,所需速度就要大于16.7公里/秒了。可以说,航天器的速度是挣脱地球乃至太阳引力的惟一要素,目前只有火箭才能突破宇宙速度。  第四宇宙速度(V4)宇宙速度的一级,预计物体具有110~120km/s的速度时,就可以脱离银河系而进入河外星系,这个速度叫做第四宇宙速度。  由于航天器在地球稠密大气层以外极高真空的宇宙空间以类似自然天体的运动规律飞行,所以实现航天首先要寻找不依赖空气而又省力的运载工具。  火箭本身既携有燃烧剂,又带有氧化剂,能够在太空中飞行。但要挣脱地球引力和克服空气阻力飞出地球,单级火箭还做不到,必须用多级火箭接力,逐级加速,最终才能达到宇宙速度要求的数值。  现代运载火箭由箭体结构、动力装置、制导和控制系统、遥测系统、外测系统、安全自毁和其他附加系统构成,各级之间靠级间段和分离机构连接,航天器装在末级火箭的顶端位置,通过分离机构与末级火箭相连;航天器外面装有整流罩,以便在发射初始阶段保护航天器。  运载火箭的技术指标,包括运载能力、入轨精度、火箭对不同重量的航天器的适应能力和可靠性。航天器的重量和轨道不同,所需火箭提供的能量和速度也各不相同,各种轨道与速度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把航天器送入185公里高的圆形轨道运行所需的速度为7.8公里/秒;航天器进入1000公里高的圆形轨道运行所需速度为8.3公里/秒;航天器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行所需速度为10.25公里/秒;航天器探测太阳系所需速度为12~20公里/秒等。直到今天,只有依靠火箭才能突破宇宙速度,实现人类飞天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