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芝麻开花歇后语(消失的歇后语)

芝麻开花歇后语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人很少说歇后语了,甚至不知道歇后语为何物。反正我是很久没有听到周围的人说,在文章中也很少见到。
歇后语,就这样消失了吗?那我还真得先解释一下什么叫歇后语。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比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前半句说的是“猪八戒照镜子”这种行为,但是表达的却是这种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深义——“里外不是人”。猪八戒当然不属于人类,所以他照镜子,镜子里和镜子外呈现的都不是人。“里外不是人”的解释成立。但是这句歇后语真正要表达的也不是对行为的解释,而是表达人所处的那种里也不是外也不是的尴尬的境地。歇后语通常都是用在生活中的非正式场合,比如闲聊中,在诸如大会发言等正式场合一般不使用歇后语。歇后语的生活气息太浓,又很幽默、俏皮,用在正式场合显得轻浮。有个相声就表演将歇后语用在葬礼上的悼词里,将观众逗得前仰后合。我小时候讲究写文章要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所以我在写作文的时候也会时常绞尽脑汁的想两个歇后语用上。期待着老师的圈点。我的一位班主任,大约是对某差生恨铁不面钢,一次当着全班同学用两句歇后语形容他,一句是“癞蛤蟆落脚面——不咬人膈应(恶心)人”,一句是“烂白薯踩一脚——白薯不是白薯,粑粑(屎)不是粑粑”,全班哄堂大笑。那位差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真强,愣没当回事儿。这要放到现在,早成教学事故了。师生之间已经开不起玩笑了。我没事儿瞎琢磨,竟思考出了几条歇后语消失的原因,不知正确与否。其一,歇后语产生于民间,大多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创作出来的。这些年社会飞快发展,时过境迁,创作歇后语时的劳动场景很多都已经消失了,基于它们的歇后语也就很难让现在的人们理解。比如“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现在人们普遍用上了自来水,谁还会用桶打水?头脑里没有用桶打水的画面,这句歇后语理解起来就很费劲了。其二,歇后语产生的年代,中国还是农业社会,很多歇后语都与农业生产相关。现在已然进入信息社会,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更多的人脱离农业生产,成为城市人。所以那些基于农业生产的歇后语,就不容易让人理解了。比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城里人可能连香油是用芝麻做的都不知道,更没有看过生长在地里的芝麻,怎么会知道芝麻开花的样子。我也是在很小的时候看过开花的芝麻。其三,歇后语产生的年代,还是以体力劳动为主,人们也是以体力劳动为荣,劳动最光荣被理解为体力劳动最光荣。而歇后语的使用者,正是以体力劳动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底层劳动人民。那时的体力劳动者,是鄙视以脑力劳动为主要谋生手段的知识分子的,“臭老九”“知识越多越反动”。会说几句歇后语,可以迅速拉近与底层劳动人民的关系。而在当下,大量的体力劳动正在被机器所取代,人们向往的是坐在办公室里的白领生活,白领们是很少说歇后语的,他们更愿意说成语,或引经据典,这会让他们显得有文化一些,而说歇后语恰恰相反。由此可见,不但产生歇后语的土壤不存在了,说歇后语的土壤也正在消失。其四,歇后语有利于接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位大学教授,说上两句歇后语,远比满口的之乎者也、唐诗宋词更容易与工人农民打成一片。说歇后语的年代,人们更希望融入到集体中去,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找到存在感。而现在,人们越来越独立,自己不习惯的集体,宁成敬而远之。所以他们也没有用说歇后语来与人接近距离的冲动。他们不是没有圈子,只是他们的圈子完全是由兴趣相投的人组成的,如游戏圈、动漫圈等,他们的圈子也有自己独特的熟语,只是不再是歇后语。他们的熟语只应用于他们的圈子,外人听他们说圈内的事,虽然说的是同一种语言,但是比外语还难懂。人以群分,语言是分群的重要工具,只是现在不用歇后语来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