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大漠红柳/李河新

家住遥远的南疆,出生在塔里木河边的铁干里克。16岁起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这些年回故乡,去过不少地方。看过绿草茵银、牛羊成群美丽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见过冰山上的雪莲,热浪蒸腾的火焰山,甘泉清冽的坎儿井,吐鲁番的葡萄沟,风流天子周穆王和天山之主西王母那把酒对歌、回眸缠绵天池。那一幅一幅震撼人心的画卷让我由衷地惊叹,可我要说的是,在我心里,最能打动我、激发我的诗性和灵感还是沙漠戈壁里的红柳。
如不查阅资料,对于我这个生于沙荒、长于戈壁、耍于干渠、思念沙田的人来说,还不知道红柳竟有那么长的花期。书上是这样介绍它的:红柳与沙枣树同属沙漠灌木或小乔植物,它体小个矮,通常高2~3米,多分枝。3月中旬至4月开始萌发生长,5月下旬至7月开花,紫红色或红棕色,花期一直延续到9月底至10月初,故有大漠玫瑰的美誉。
红柳如同一位柔弱的姑娘,根植在沙漠戈壁上。它没有白杨伟岸的身躯,没有杨柳婀娜的风韵,也没有枣树那甘甜的果实,却有着最执著的根蒂,与戈壁紧紧相依。
拔过沙漠上的野麻,背来纺织成的绳索,摘过金黄的沙枣,幼小的心灵充满了甜蜜。我也曾跟在父辈们身后,赶着牛车摸进沙窝,烈日炎炎的正午,翻过一座又一座沙丘,捡拾着干干的红柳。一年四季,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是那成堆成堆的红柳。当红热的灶火把米饭蒸得飘香、把小米熬得通黄、把鸡蛋煎得焦黄,我们没有理由不感恩红柳。
当孤寂的风敲醒沉静中的戈壁,走在广袤的大地上,经常四野里听不到任何声响,见不到一滴水,生命望而却步,唯有黄沙弥漫。寂寥的时候,映入你眼帘的是一窝窝突兀在浩瀚沙漠里的红柳。就是这一片片的红柳,拉近了岁月和时空的距离,走进红柳,唯有凝重和震撼;放歌红柳,如孤旅者见高山而仰止、面大河而静默、读苍天而惊叹!
开春的时候,当遍地的芦苇和罗布麻还留着残冬的憔悴,似乎还没有完全缓过神来,红柳就吹着春的号角,给劳作的人们以馨香慰藉;盛热的夏季,孤零零的沙包上,红柳披着枯褐的外衣,遮挡着戈壁酷热的风沙,为来往的车辆、行人送上片片荫凉;当胡杨叶金黄洒满塔里木河两岸的时候,一蓬蓬的沙柳堆里,野兔、黄羊和不知名的小鸟猛然窜出,堆积了孩子们的欢笑;冰天雪地的寒冬,红柳光着冰冷的膀子,任凭凛冽刺骨的寒风扑打,歪曲的躯干、吹落的干枝燃烧了自己,温暖了天堂。
看着一株株长年与命运抗争的红柳,令人由衷地感叹生命的顽强。从胳膊粗的枝干,到不及指头的细枝,横逸竖斜,杂芜而立。然而,无论柔弱,无论苍老,远远望去,一簇簇红柳花依然在戈壁上绽放。这时,我仿佛听见了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声,古楼兰战场中奔腾的战马在嘶鸣……任车轮碾过的岁月流入它的胸怀,绵延的国道载着古老戈壁的梦,孕育出一片片不屈的生命。
生长在那片热土,我为这不屈的生命而着迷,为这悲壮的大漠红柳而流泪。我禁不住地问苍天:红柳的精神是什么呢?在缺水的大漠中顽强地生长,在如刀的漠风中勇敢地抗争,在如火的骄阳中不屈地拼搏,在严寒的隆冬坚强地屹立,用野性诠释个性并奉献出一片绿色和嫣红,在昏黄的大漠中给人憧憬,给人希望。遥想当年,母亲才十六岁,父亲不过二十出头,正是如花的年纪。他们从黄河母亲身边,翻山越岭,一路辛劳,携手辗转来到这入眼皆是芦苇的荒沼之地,一穷二白刻在每一寸土地上,失望写在脸上,泪涌在眼里,流在心头…… 读新疆建设兵团的历史了解到,父辈们那时屯垦创业的生活极其艰苦,住的是低潮的地窝子,喝的是苦涩的盐碱水,吃的是难以下咽的粗细杂粮窝头。搬碱包,垦荒滩,开荒造田,移沙修路、挖渠引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战酷暑,斗严寒,任风吹日晒,蚊虫叮咬,不避艰险,不怕孤寂,在贫瘠坚硬的盐碱地张扬生命、在荒凉的戈壁显出蓬勃生机的品格,把青春的热血挥洒在了千里戈壁。沉睡的亘古荒原在他们的手中变成了万亩良田,瓜果遍地,绿树成荫,父辈们那不计得失、甘守清贫、献身边疆的无私的精神不正是大漠红柳吗?
我曾经记得一个诗人这样说过“红柳摇风锦绣文,叶飘纷落杏花村。醉吟诗骨词魂瘦,秋水无痕空照人。”
红柳呀,你,孤独吗?你,寂寞吗?一抹绿意千百年来守望大漠,背负起经历各种坎坷艰辛的命运,在大片干涸的沙丘中挣扎着,用淡淡的柳绿给戈壁荒漠带来不曾有的飘逸,骨子里发出的是忠贞与不屈,耐住寂寞的风寒,守候无人的荒漠,经受黑夜的挑战,托起岁月的太阳,这就是我故乡的大漠红柳!
作 者 简 介
李河新,笔名“月亮之上”。祖籍河南开封,生于新疆,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河南散文家协会会员、平顶山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自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曾做过河南《医药卫生报》记者、平顶山文艺广播电台文艺编辑。现在平顶山市卫生系统工作。
首届玉润时光·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目录
玉润时光·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征稿启事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妈妈的“千里眼”/邢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