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秦始皇本来要传位给谁(秦始皇怎么传位的)

网友提问:

秦始皇到底要传位给谁?

优质回答:

看完文章有帮助就请点赞留言支持一下吧,鼓励别人即是赞美自己!

先给历史零分的同学科普知识:扶苏是秦始皇长子,胡亥是柚子,不,是幼子!这该死的输入法!我们上学学的历史是:秦始皇传位给了扶苏,然后赵高、李斯撺掇胡亥篡改诏书,并赐死了扶苏!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可能不是这么简单了,历史的真相,就像我们用输入法打字,第一排,不一定是正确答案!

先说这爷仨!秦始皇,霸气外露!又是打匈奴,又是焚书坑儒!为什么焚书坑儒?因为他重视法家,看不起儒家,如同他的性格,风风火火,说干就干!扶苏,典型的崇儒,人人称道,温文尔雅。胡亥,是崇尚法家的,和李斯一伙。

有了这个背景,我们能看出第一点,秦始皇内心应该是倾向胡亥的,他不可能把江山交给一个跟自己政见不同的儿子。那时候已经打完匈奴了,大将军蒙恬正在修长城,路途遥远,而这时候秦始皇却把扶苏派去监管,说是皇帝重视,其实就是把扶苏撵到外面去吧,意思是:你出去好好待着吧,咱爷俩干不到一处,你在这里只会添乱,影响我抓乱党!

第二,就是编写《史记》的司马迁了。司马迁是儒家,儒家法家从来势不两立。司马迁编撰时本就是有不同意见,有说传位给扶苏的,有说给胡亥的。传位给胡亥是诏书上写的,如果篡改就是李斯,赵高,胡亥三个一起,这三个权倾朝野,泄密?很难吧!而这个篡位的风声哪里来的呢?是陈胜吴广吆喝的!即使是因为暴政造反,也要有个堂而皇之的名堂吧,于是他们的旗号就是:胡亥阴谋篡位,害死了扶苏!仁君死了,大家一起反了吧!这不正是贬低法家,弘扬儒道的大好机会嘛!于是,司马迁就倾向了这一说法。

第三,关键的来了,09年从海外失而复得的汉简书《赵正书》。赵正,就是指嬴政,没错,他姓赵,这本书就是他的传记。书中记载的就是秦始皇亲口答应胡亥继位。但是这书写的时候,扶苏已经被赐死了,也可能是写给胡亥政府看的,以求名正言顺!但就算这样,这也是书上的字,比口头说可靠。

综上,怎么看秦始皇传位给胡亥的可能性也比扶苏大,即使扶苏有可能是一代明君。如果真是这样,恐怕就没有篡位一说了吧!

关注一下,每日原创,看更多历史观点!

其他网友回答

一、按照《史记》的角度:

《史记》记录秦始皇死前的经过:“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意思是让公子扶苏来主持举办自己的丧事,公子扶苏长子又有仁心,那意思应该就有立公子扶苏为继承人的意思。而且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期间,扶苏屡次进言,触怒了秦始皇,把他发配到蒙恬军中做监军。但是我们细想一下,蒙恬是什么人哦?秦朝名将诶,同时他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对秦朝忠心耿耿。深受秦始皇信任,公元前221年,蒙恬获封将军,因其破赵有功,担任秦朝内史(秦始皇设置的内史为一个行政区,掌管京师咸阳及京畿40余县,辖地约为今关中平原和商洛地区。可以说是秦首都的最高行政长官),弟弟蒙毅也位至上卿。另外秦始皇统一后,可是给了蒙恬30万大军居上郡抗击匈奴诶,这点也可以完全看出秦始皇对蒙恬的信任。而蒙恬和公子扶苏关系非常亲密,所以这次发配很明显更像是对公子扶苏的一种历练,培养他在士卒中的声望势力,让他跟在蒙恬身边多历练成长。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李斯、赵高等人篡改诏书扶持胡亥继位;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的。

二、根据《赵正书》,出自《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第三卷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赵正书》是北京大学于2009年获得捐赠,入藏的一批海外回归的珍贵竹简,共3346枚,包含17种抄写于西汉中期的古书。这些古书是继20世纪马王堆汉墓帛书、银雀山汉简出土后发现的又一重大文化宝藏。

据负责《赵正书》整理的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化成介绍,《赵正书》部分内容与《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李斯列传》、《史记·蒙恬列传》等记载部分相似,但在一些重大史事的记载上与《史记》差异很大。如,《史记》记载秦始皇死后赵高、李斯等秘不发丧,篡改诏书立胡亥为二世皇帝;《赵正书》则言二世胡亥继位是秦始皇听从李斯等的建言后明确认可的。

而《赵正书》从目前来看,最大的问题是孤证不立,没有更多材料佐证。

三、综合:

(1)、谨慎起见,没有更多证据之前,我们只能把史记也作为一种参考,毕竟太史公也没有在秦朝待过;即使待过也不可能了解这么机密的事;他也只是从众多说法,才纳他所认可的说法;

(2)、期待更多史料,从事实角度解密这段历史。

其他网友回答

秦始皇应该是传位给长子扶苏,结果被陪着最后一次南巡的太监赵高勾结胡亥篡位,改遗诏赐死太子扶苏,致使刚刚统一全国的秦朝处于风雨飘摇中,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与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假如是扶苏即位,历史将会如何呢?可惜没有如果!

其他网友回答

你好!由冬眠蛇来回答此问题。

我认为秦始皇并没有慎重考虑过嗣位问题,或者说,他这个年龄还没有将继承人问题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去考虑,正是由于他对于继承人问题的不严谨,才造成了后来诸多故事和说法,以至于其发展成为一个疑难问题。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实现中央集权制度大一统的皇帝,他出任秦王和秦始皇期间,横扫六合,北驱匈奴,南平百越,创立了包括国家,政体,官制,服饰,车马,度量衡,文字,钱币等等多个统一,是中国历史上无可辩驳的千古一帝,对于自己如此杰出的成就,秦始皇心中定然无限感慨,面对着自己的伟大江山和成功人生,死亡这个概念就显得非常晦涩和不合时宜了,而始皇帝也坚信,自己的伟大并不是偶然,而是天命所归,那么死亡自然也是可以克服的,一个坚信自己会长生的人,怎么会慎重考虑自己死后的继承人问题呢?这明显是非常矛盾的,虽然确立了二世,三世以至无穷的说法,但这就是帝国万年永祚的一个愿景罢了。

秦始皇虽然功绩无限,但是老天只给了他四十九岁阳寿,可谓有些可怜。即便是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医学不甚发达,没有抗生素,但是一个人活到六十岁还是很正常的,何况他这样不愁吃喝,营养过剩的皇帝?他的曾祖父秦昭襄王也活过了七十岁,而四十九岁这个年龄,对多数人来说,还属于壮年时期,谁会在自己壮年时期就最终决定继位人而做出一系列安排呢?这不符合人之常情,所以当他东巡回来,走到沙丘病情恶化之时,他即便做出了继位人的安排,也是情急之下的一种便宜安排,没有仔细审慎,更没有周到的安排,所以才能给后世无限遐想和勇猛的猜测。

就今天看来,我们主流的秦始皇嗣位之事来自于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记载,无论这个描述是不是真的,我们也没有其他证据来驳斥他,实际上,就是讨论,包括司马迁在内,我们大家都是假说,是一种推测,一种某个逻辑下的合理发展,而历史的真相,我们也许永远不会知道了。

就长公子扶苏论,其实瞒站不住脚。只是在中国固有的强大文化下,无可替代的宗法制度下,扶苏有了正统的地位,立他,更能让人信服而已,但就秦始皇来说,还真不一定把宗法制度当回事,他本来就没考虑到自己会死,怎么能去映衬什么长子继位的宗法制度。而且,修改扶苏继位的诏书,伪立胡亥,哪里是李斯和赵高一合计就能成了事的?秦始皇也许会在嗣位人选上不经心,但是掌握权力的心思不会有丝毫松懈,他就是死了,也绝不会允许任何一两个臣下就能把持帝国最高的权力,哪怕染指一点都不可能,所以他死前绝对做了周密的安排,或者说他生前就有过安排,当他不能履行权力的时候,应该如何办,只是秦很快就亡了,我们只能从汉王朝的角度去分析这场事变了,所以就成了司马迁的嗣位不正之说。

立胡亥有着更为比立扶苏更为强大的逻辑保证。对于一个即将逝去的成功人生,始皇帝心中是万分遗憾的,他不会在乎儿子中谁当皇帝,因为这一切对他来说都没有什么意义,唯一的意义就是权力,他绝对不会允许权力发生变更,这也许是立子为帝的唯一意义。而当时最接近权力核心,能够在他死后顺利掌权并将帝国延续下去的就只有跟在他身边的胡亥,如果要立扶苏,他无法保证帝国的权力能安全的顺延到这个儿子那里,在古代,距离的差距往往是十分致命的,所以郡县制度下那些有野心的王爷们为什么不愿离京,道理就在其中。

哪个儿子优,哪个儿子劣,对始皇帝来说都没什么区别,反正谁也不可能优过他,对他来说,都是犬子,而这段紧张而局促的历史终究没有延伸开来,短短四年后,秦就亡了,那么嗣位之说正好成了推翻他的一个佐证,真立扶苏,伪立胡亥的事就变成了正统说法,秦因嗣位不正而亡,也算死的合法了。历史,只是让故事看起来和后面的事相吻合,让人们读者自然舒服就行,真相就是告诉大家,大家也不会去相信的,很多时候,我们相信的只是自己内心的那个真相罢了。

感谢您的阅览,喜欢本蛇回答的请记得点赞和关注哦!

其他网友回答

前210年,秦始皇巡行至沙丘,他自知时日不多,便留下遗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而传位给谁并没有明说。密旨还未交给使者,就被赵高等人截下。后丞相李斯、赵高、胡亥串通一气,更改密诏,赐长子扶苏死。但是皇位究竟要传给谁哪?我想长子扶苏最有可能入选,具体理由请听我一一道来:

选定继承人沿袭皇位,自古以来都是头等大事若秦始皇想要选定继承人必将叫来一些可信任的大臣作证,还要写下诏书。当时秦始皇病重于沙丘,若想立胡亥作为新皇帝,直接召胡亥和大臣们说明一下,还省去不少麻烦事。可偏不!他而是写下这样一段话:把军队交给蒙恬(蒙恬与扶苏交情深厚),赶快到咸阳参加葬礼然后安葬他。意义何在?有谚语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召回扶苏,好安排自己事情,这不是点名要让扶苏继承吗?诏书并没有写传位给谁,究竟赵高和胡亥为何要更改诏书哪?因为他们明白,秦始皇虽没有明确指出谁应来继承,但他很清楚,一旦长子到来之后,就顺利成章继承皇位。一旦扶苏继承王位,胡亥连一块尺寸的封地都没有,而扶苏一定会任用蒙恬为相,到时候没有赵高的一席之地,李斯也会受到排挤,他们越是对自己的前景担忧,越能体现出秦始皇想要选谁的意愿,不为自己打算,还能眼睁睁的看着吗?再者,秦二世元年,农民受不了朝廷的压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发动起义。陈胜吴广怎么也得宣传秦的不好之处,他是这样说的:我们已经忍受秦王朝统治很久了,听说二世皇帝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该由他继位,真正的皇帝应该是公子扶苏。小道消息传遍全国,任何事情不一定都是空穴来风,应该说尽管他们再做的天衣无缝,还是有所泄露。全国人支持扶苏继位,这位皇帝也应该不会昏庸。

大凡明贤之主都会传位给有贤之人。扶苏刚毅勇武,知人善任,是有作为之才。当然是继承皇位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