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韩信被刘邦抓住的原因(韩信被刘邦所擒)

网友提问:

韩信被刘邦诱捕后,为何无人前去营救?

优质回答:

老衲侃春秋现在来和大家一起“关注历史,讲述历史,解读历史”

过去,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抢夺天下。所谓的春秋无义战,就是说谁有实力谁就拥有大片土地,谁就有话语权。

那么,争夺这些靠什么?说白了,就是靠人才。所以说,那时抢夺人才是第一要务。留住人才,就留住了根本。

人才在那个时期,可是个香饽饽,的确是达到“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地步。所以那时候的人才交流很频繁,今天在这个国家服务,明天到那个国家做官,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杀功臣这一类的事情,发生的很少,主要是列国竞争,一旦杀功臣,就无法吸引人才前来效力。

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后,也继承了这个传统。都说秦始皇是个暴君,但却鲜见他诛杀功臣的记录。

但现在是汉朝,和过去不一样了,有什么不一样的?国情不一样。过去是好多国家都在招揽人才,都想为我所用。

但是现在国家统一了,人才在某些方面来说,却成了一个不稳定因素,成了国家的动乱之源。为何出现这种情况?这和刘邦同志的出身有关系。

刘邦的出身,虽然不是贫民,但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这点他和项羽没法比。项羽不管怎么说,是出生于楚国的贵族阶层,如果他得了天下,在世人眼中,那是天经地义的。

但现刘邦始终担心,如果有能力的人心怀异志,抢夺自己的天下怎么办?你一介百姓能坐天下,我们为何不可?

果然,汉朝建立以后,第一个被逼谋反的是燕王臧荼,但很快被剿灭。那接下来的诸异姓王呢?刘邦就不放心了,生怕他们都效仿,那大汉江山岂不岌岌可危?

所以当有人秘奏,韩信要谋反时,高祖真正的是犯了惆怅。他找谋士陈平商量。

陈平知道,这肯定是有人恶语中伤。所以觉得大动干戈得不偿失,就出主意假托天子要出外巡视会见诸侯,通知诸侯到陈地相会,说:“我要游览云梦泽。”

其实是想要袭击韩信,韩信却不知道。

听到刘邦将到楚国时,韩信有种预感——危机要来临了。于是打算起兵谋反,但又认为自己无罪;想去谒见刘邦,又怕被擒。这时有人向他建议:“杀了钟离眛去谒见汉高祖,高祖必定高兴,也就不用担心祸患了。”

这个钟离眜是谁?他是昔日项羽手下的大将。当年韩信在楚营时,得不到重用。但是钟离眜很看中他,对他极力提拔,二人遂成为好友。

荥阳之战,钟离眜带领楚军,刘邦被打得丢盔卸甲,后来采用了陈平的离间计,才终于让其脱离了项羽。项羽死后,刘邦得了天下,开始清算项羽的旧属。钟离眜走投无路,韩信收留了他,把他待若上宾,以报答当年知遇之恩。

现在高祖找上门来了,韩信手足无措,找钟离眜商量。

钟离眜一看这种情形,知道韩信犯难了,现在不想保护自己了,于是气愤的说道:“如果你逮捕了我,去讨好刘邦,我今天死,明天就轮到你了。看来你也不是位德行高尚的人。”

韩信摇头道:“我不曾负汉,汉必不负我,公何以言此?”

钟离眛道:“狡兔死,走狗烹,足下可知?”

韩信将头背过,咬牙道:“上宽大长者,必不行此也。公多言无益,只随我去往云梦一遭便知。”

钟离眛沉默良久,突然冷笑一声,道:“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说完就抹脖子自杀了。

钟离眛自裁后,韩信拎着人头,去云梦泽觐见高祖,以表明心迹。谁知一到那里就被来了个五花大绑。

韩信说:“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刘邦说:“有人告你谋反。”

就这样,韩信被带到都城洛阳,经审讯后没有谋反,但也不能让他当楚王了,如果把它放回去,那可真是放虎归山,龙游大海了。于是将他的楚王废掉,降为淮阴侯,留在京都,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

那么问题就来了,韩信被抓,为何没人前去营救他?或者替他说情?其实,从根本上说,他没有真正的朋友!

韩信出身平民,家里又穷,自己还没有好品行,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所以那时候许多人都讨厌他。

当时下乡南昌亭长还有些眼光,他觉得这个韩信,不是一般的人,所以,比较看得上他。有时就留他到家里吃饭。一次两次没问题,韩信也来了个自来熟,连续好几个月到那里吃闲饭。

亭长碍于面子不好说什么,他的妻子却不干了。要儿子我不会生?平白无故找一个祖宗来?于是嫌恶他,一早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等了半天却没有饭食,这才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终离去不再回来。

在人家家连续白吃数月,也好意思?说明此时的韩信,就是个无业游民,整天游手好闲。

但他的这个不再回来不是他不想回来,只是他很清楚,既然已经撕破脸皮,他去了也没有饭吃而已,并不是有什么自尊。

不信吗?在亭长家混不上饭了,那么吃谁的呢?吃漂母的。一连吃了几十天,在漂母明确说是可伶他在施舍他的时候,为何还食“嗟来之食”呢?

一个大小伙子,整天游手好闲,吃一个老太太的馒头,也好意思?说明他那个时候已经丧失了自尊,跟一个流浪狗没有什么区别。

所谓的胯下之辱,是他不得不承受的。打人家打不过,当时他真要挥剑去杀人,恐怕没有伤到人家,人家手下的一帮小喽啰就可能要来韩信的命,所以也是被逼无奈的选择罢了。

后来到了汉营后,他遇到萧何。萧何是慧眼识英雄的贵人,但他们只是一般朋友,不会是死党一类的。萧何可是刘邦阵营中的核心人物,不可能和他深私交太深。

在钟离眜的事情上,韩信的做法为人所不齿,结果自然是威信扫地。要么你当初就不要收留他,既然当时敢冒风险收留, 那为何不能再冒风险让他逃走,非要逼其自杀?

被押解到洛阳后,给下了大狱。此时应该有朋友出头营救才为正理,可是却没有一人替他出头求情。这也是他咎由自取,谁还愿意为不够江湖道义的人去担这么大的风险呢?

即使到这个时候,韩信还不知反省,居功自傲,恃才傲物。首先表现在耍脾气使性子,常常装病不参加朝见或跟随出行。这样的态度,刘邦也不好说什么,虽然心里不爽,但只要你老老实实的,不要乱说乱动,眼不见心不烦,随你怎么样去吧。

看到在皇上眼里,当自己是空气,韩信呢?也只有在私下里生生闷气而已,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了。

等到实在闲极无聊的时候,有一天到樊哙家去溜达。樊哙是怎么对待他的呢?“行跪拜礼恭迎恭送”,并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耀。”

把他真像天神一样的供着了。试想那樊哙,也是一员猛将,不光和汉高祖是连襟,更是在鸿门宴上救了刘邦一命!

无论是从亲情,还是对刘邦本人的贡献,樊哙的优势都很明显。但韩信吃完饭,喝完酒,看着恭送的樊哙,竟说出这么一句让人目瞪口呆的话来:“没想到我这辈子居然同樊哙这些人混在一起了!”

狠狠的当面啐人一脸唾沫,然后扬长而去!

自己到了这种朝不保夕的程度了,还放不下自己的臭架子,其平日的为人就可想而知了。

参考资料:

《史记》汉·司马迁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其他网友回答

事实上韩信有两次被诱捕。两次被刘邦突袭司令部夺兵权。韩信该长点记性才对得起自己,但他没长记性。

两次被沛县集团一伙人诱捕,第一次是在楚王任上。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用陈平之计,到云梦去旅游,顺便把楚王韩信抓捕了。第二次是吕后用萧何计谋,诱骗淮阴侯韩信去长乐宫参加庆祝御驾亲征取得胜利而被吕后擒拿,死在长乐宫钟室。

就题目看来,应该是刘邦假装旅游云梦而计算诱捕韩信一事。?

刘邦灭了项羽后,封了几个异姓王。韩信是由假齐王之后,再成齐王的。项羽的楚国完成了自己不幸的使命后,退出了历史舞台。由刘邦来挑头唱独脚戏了。

刘邦老早就忌惮韩信,屡次压制之后公然闯军营夺前线总指挥的兵符印信。第一次是韩信在赵国击败陈余后,汉王诈称汉王使者。其实就是刘邦本人。不仅夺了韩信手头的精兵,还把赵国给夺了,交给亲家张耳代管。韩信成功平定齐国,一说做代理齐王,刘邦一听,跳起脚而破口大骂,一点王者体面都不留。但张良陈平劝住了,恨恨地同意了。

刘邦打赢项羽的第二天,就跑到定陶把齐王韩信的兵符印信又夺了。并且对韩信说,你是楚国人,回楚国当楚王,在乡下淮阴去风光吧。

实际情况是齐国比楚国富庶得多。刘邦又夺齐国,把庶长子刘肥封了齐王,从此齐国姓刘。

韩信回到楚国,风光报恩乡党故旧后,居安不思危,竟然想长此以往做一辈子楚王,当然就没有从以往的几次被掠夺里面汲取教训,敞开心思为刘邦皇朝作藩王,屏蔽南部边疆。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楚国就有小人告御状,说韩信要谋反。消息传到京城。沛县集团群起进言,”发兵坑竖子”,他们对韩信称竖子。可见是又恨又怕。刘邦就准备去”坑竖子”。陈平连忙叫停,问皇上,陛下您的兵比得上淮南兵不?将军用兵比得上韩信不?刘邦说都比不上。陈平又问,有人告韩信谋反,有确实的根据吗?刘邦说没有。陈平这才又说,既然兵将不及韩信,又没确凿无疑的证据,这就不好办。刘邦说,反正不放心韩信在外,打一仗也要捉住他才放心。陈平说,这好办,您就说南方有旅游胜地,八百里浩瀚云梦,您要去划船钓鳖,诸侯王,地方官肯定要来奉驾。韩信管着云梦,他是地主,必来尽地主之谊。陛下先埋伏一个大力士,韩信来拜见您,大力士捉鸡一样就把韩信捉住……刘邦依此而行。会诸侯们于陈,韩信果然入套,被反接,才高叫”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天下已定,我固当烹”。皇帝厉声叫道,你住口,有人告你谋反。再叫,死罪。

刘邦是用谋反罪逮捕韩信的。谁敢去救他?这谋反是大罪。当然不敢出头去触霉头。这是其一,沛县集团称韩信为”竖子”,说明韩信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太能了,朋友就少了。碰上大事,人家躲还来不及,还来营救?想都别想!

其他网友回答

看问题标题有张冠李戴嫌疑,韩信应该是被吕雉诱捕,萧何设计而成。此时刘邦远征在外。看一下简介:韩信被降淮阴侯后,解了兵权留在关中,听陈郗反,也欲谋策反,但被家人告密,被萧何用计诱到长乐宫后被吕后埋伏的刀斧手所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源出于此。那么为何没人去救他呢?因为从韩信被三次逐渐剥夺兵权后,逐渐远离了军队中枢,官轻则势微,他没有直接调动军队的权力,再说策反这事需要绝密,后果是严重的,祸灭三族,谁又敢冒险呢?韩信又敢和谁密谋呢?京城重地,刘邦没有心腹?所以说没有人知道他谋反(自己的家客知道,也难成事),也不存在谁去救他的说法,更别说,有人知道了他谋反而去救他的事了。韩信谋反是秘密,而韩信被萧何用计,吕后杀掉也是秘密。何谈有人去救他呢。他的家客又怎敢杀进皇宫呢?看看韩信的朋友圈,也无甚密友,而陈郗反了又跑了,韩信一大将军被降留在京城,实质是“留京察看”的软法,其他文武又岂不知?综上所述萧何不救他,没人救他。谢请了!

其他网友回答

怎么可能会有人去营救韩信……

韩信做楚王时有人向中央告发韩信谋反,刘邦拿到这告状后问诸将,诸将的意见很统一,“发兵坑竖子耳”(《史记 陈丞相世家》)。可见刘邦手下的将领们对韩信的态度很一致,就是干死这小子,这群人怎么会去营救韩信?

刘邦身边人没有戏了,那其他诸侯王呢?也没有哪个诸侯王愿意出这个头。首先没交情,韩信和其他诸侯王都没多大的交情,没交情谁替你说话?其次,韩信是不是真有谋反的证据,各位诸侯王也不知道,你敢为不知道的事儿去为别人背书?不是给自己找事嘛。

诸侯也没戏了,江湖豪侠呢?秦末汉初这个阶段,地方豪侠也是有些影响力的。话说回楚王韩信被告发谋反,虽然事后看来可能是诬告,但韩信也不清白,他窝藏了自己的好友:项羽的部将,通缉犯钟离昧。那么来对比一下被朱家隐匿的季布和被韩信隐匿的钟离昧。同样是被窝藏通缉犯,朱家想尽办法托夏侯婴给刘邦晓以利害,最终使刘邦赦免了季布;另一边韩信为了保住自己的王位,听从属下建议逼死钟离昧,把他的头送给刘邦,卖友求荣。韩信都成卖友求荣的小人了,豪侠们还有谁想营救他呢?